“虹囗事件”和《生活星期刊》

【类型】报纸
【作者】姚一鸣
【简介】      近日从网上高价拍得一册《生活星期刊》,为1936年10月出版的第十八期,在这本只有十六页薄薄的八开杂志中,有不少有关“虹囗事件”的报道,并且有两版十几张照片,详细地报道和反映了这一发生在日租界内的事件。所谓的“虹囗事件”是日本侨民在租界被杀一事。1936年9月23月晚八时,在上海虹囗海宁
【全文】

      近日从网上高价拍得一册《生活星期刊》,为193610月出版的第十八期,在这本只有十六页薄薄的八开杂志中,有不少有关“虹囗事件”的报道,并且有两版十几张照片,详细地报道和反映了这一发生在日租界内的事件。所谓的“虹囗事件”是日本侨民在租界被杀一事。1936923月晚八时,在上海虹囗海宁路吴淞路拐角,发生日本水兵被狙击事件。当时有日舰出云号的水手四名,在街旁店边观望,突然被人枪击,其中一名当场死亡,另有二名被击伤。凶手趁混乱逃逸。出事后,日陆战队及坦克军队在极短时间内赶到,宣布戒严,封锁交通,捜查行人,有华人小贩被当作嫌疑犯捕去。事件发生在日租界,日方开始派部队封锁要道,这件事发生在南京中日谈判之时,值得关注。

     “虹囗事件”发生的1936年,正是一个多事之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20多个省市60多个救国团体的代表齐聚上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其领导人中,就有《生活星期刊》的主编邹韬奋。这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书,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1123,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七人,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入狱。这一“七君子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和抗议。1212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丶杨虎城等在西安扣留了前来部署“剿共”的蒋介石,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赴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着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三省,战争的阴影,正一步一步向我国内地延伸。在这样一个多事之年的敏感时期,发生所谓的“虹囗事件”,不得不使人怀疑是否日本以此为借口,加紧对中囯的侵略和扩张。为此,同期《生活星期刊》发表金仲华的《谈虹囗事件》,详细分析了此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这件事情发生的详情,中外报纸已有所记载,……这个事件虽然发生在租界,而且在日警经常巡逻之区,但日方似乎又把中国政府作为主要负责的对象。……今年的秋天是一个‘多事之秋’,从八月到现在,就发生了成都事件、北海事件、汉囗事件、汕头事件和虹囗事件这许许多多‘不幸’的事件,我们应该为这些‘不幸’的事件抱撼,因为它们都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一一就算租界也何尝不算中国的土地呢?”

    “但我们有理由辨解,我们所经历的‘多事’年头屡有重大‘不幸’的事件发生:在一九三一年,那是我们大不幸的开始一年,我囯东北的三省大部份被人侵夺去了;在一九三二年,那三省中仅存下来的北面部份,也被侵占尽了;在一九三三年热河又被侵占去了;一九三四年长城以內的许多地方,在非武力的名义下,也等于断送了;一九三五年底我们又失去了冀东和察北;到今年华北五省也岌岌可危了。那才是天大的‘不幸’啊!比起几个生命的不幸来,当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这几天来,在南京川樾大使和我囯张外长的谈判,正在一次次进行着。谁希望有那种不幸的事件,把大好的谈判破坏了呢?中秋节将近,是月儿复圆的好季节,也是中国习惯的结算旧帐的好时节。一切‘不幸’的旧帐,在这时正该结算一下的。……我们也再次声明,若使‘火上浇油’为的是日本再提新条件,中国人民是决不允许承受的!”

    金仲华的文章义正辞严,对于“虹囗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交代得十分清晰,字里行间透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这期的《生活星期刊》还刊有漫画《街头速写》(君平),描绘“虹囗事件”中民众受欺辱的画面;图片《多事之秋》表现了“虹囗事件”后上海的紧张局势。

    《生活星期刊》是由著名报人邹韬奋创办的一本进歩的刊物,它和邹韬奋所办的《大众生活》一样,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旗帜鲜明,面对日益逼近的民族危机和战争阴影,号召广大民众携起手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一九三六年六月, 邹韬奋冲破重重困难,在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及《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日报星期增刊》虽然是《生活日报》星期日的增刊,但它内容则重于刊载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理论与技术,以至一般大众文化的文字”,所以一般认为它是一个综合的副刊。一九三六年六月七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在香港出版了第一卷第一号,同年八月二十三日,《生活日报周刊》又更名为《生活星期刊》,迁往上海,出版了二十八期后,由于邹韬奋因“七君子事件”被捕入狱,《生活星期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生活星期刊》作为《生活日报》的增刊、附刊、副刊,以“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为目的,在当时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生活星期刊》存在的时间很短促,在整个报刊史上只算是“昙花一现”,但是它有坚定的人民立场,始终高举抗日的旗帜,并在新闻业务上作了勇敢的革新,很好地将副刊的服务性、文艺性和新闻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具的特色,在现代中国报刊副刊史上有它一定的地位。

    其创办人邹韬奋曾说:“民族解放运动所争取的是民族大众的利益,所以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揭破汉奸理论的麻醉,制裁洋汉奸疯狂的行为,灌输抗敌救亡的知识,指示抗敌救亡的实践。我们要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大巩固的基础,必须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使大众集中力量对民族的内外敌人作无情的坚决的猛攻与扫除。” 这也是创办《生活星期刊》的主旨所在。

    一份七十多年前的《生活星期刊》,见证了抗战爆发前,发生在日租界内的“虹囗事件”,通过一系列的文章和相关历史照片,为我们勾沉中囯现代历史的一些片章,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于今读来依旧有一种醒世的魅力,也使我们对那一段历史,产生深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