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报纸
【作者】丁言昭
【简介】2016年5月,北京的姜德明先生来信中问:“下一步您要研究哪位女作家,是否可以关注一下赵景深的胞妹赵慧琛?她除了是位出色的演员,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还出版过两本多幕剧《自由魂》和《如此北平》,以及独幕剧《重逢》,散见的文章也许还有。”她叫赵慧深,不叫赵慧琛,是赵景深先生的堂妹。赵景深先生的儿子赵易林告
【全文】
2016年5月,北京的姜德明先生来信中问:“下一步您要研究哪位女作家,是否可以关注一下赵景深的胞妹赵慧琛?她除了是位出色的演员,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还出版过两本多幕剧《自由魂》和《如此北平》,以及独幕剧《重逢》,散见的文章也许还有。”
她叫赵慧深,不叫赵慧琛,是赵景深先生的堂妹。赵景深先生的儿子赵易林告知,祖上的名字是按照金火水木土的排行来取的,祖父辈带“土”,父辈带“金”,轮到赵慧深一辈,带“水”,用三点水来表示“水”,赵易林的“林”,是表示“木”。
演繁漪,一举成名
赵慧深生于1914年,关于这个出生年,有几种说法。赵慧深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据三妹赵琼告知,大姐于1910年出生在杭州外祖父家,也有些文章说是1911年出生。但我为什么说是1914年出生呢?是根据赵慧深1956年1月1日的日记。这天她写:“今天过年了,又大了一岁,不像话,我今到42了。”计算一下,不是1914年吗?据说,那时候演员为了自己能够年轻,故意把出生年份往后挪几年。
赵慧深祖籍四川宜宾市人,后随家人迁居天津,入天津女子师范小学读书,受堂哥赵景深影响,热爱文学和戏剧。两人感情不错,因为赵慧深经常在外地,两人不太见面。2016年10月4日,赵易林在电话里告诉我,当他十岁不到时,有一天,父亲带他到群众剧场门口去见赵慧深,因为继母李希同不让赵慧深进门。赵易林觉得她说话蛮好听的,一口京片子。
不久,赵慧深又迁居南京,到上海后,加入“梅花少女歌舞团”。为了学得更多知识,到南方大学攻读文科。1932年去山东济南省立实验剧院任干事,始在田汉《父归》《湖上悲剧》等名剧中扮演角色。
唐槐秋领导的中国旅行剧团,筹备于1933年11月,当时全团只有六个人,1934年赵慧深参加时,已增加到九个人,后来人员不断增加。当时曹禺的剧作《雷雨》搬上舞台,经过一番磨难才上演。赵慧深在《三年来的中国旅行剧团》(载19??年上海杂志无限公司出版)中说:“最使我们感到痛苦的是剧本问题。剧本本来不够演,同时平津的当局限制得非常厉害,《雷雨》三次在平驳回,原因是乱伦”。
终于,《雷雨》上演了。由赵慧深演繁漪,戴涯演周朴园,陶金演周萍,唐槐秋的女儿唐若青演鲁侍萍。
1935年10月12日起,在天津新新影剧戏院公演《雷雨》,这是国内职业剧团以“大演出的号召”,首演《雷雨》。
《雷雨》作者曹禺晚年曾对多年研究曹禺的曹树钧老师说过:“中旅在商业上的成功,有一部分得力于《雷雨》。我看的是赵慧深和陶金演的。他们这一台戏,在当时还是比较整齐、严肃的,非常受市民和学生的欢迎。”曹禺还特别赞赏赵慧深的繁漪和唐若青以十八岁的少女演的鲁妈。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胡导老师亲眼看过赵慧深的演出,在《干戏七十年杂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话剧舞台》(2006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有一章题目是《赵慧深女士创造的繁漪形象》。他说,赵慧深创造的繁漪形象,“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
赵慧深有一对极深沉的眼睛,这似乎繁漪才有的,而且那眼神是那么深邃、那么幽深,在戏中发挥得特别神奇。胡老师说,繁漪的形象,在看剧本时,在脑子里已经“过”了好几遍,当繁漪一出场,她那素雅的服装,能诗善画的高教养,“心偏天般高”的气质,立刻使胡老师认准了这就是剧本中的繁漪。让他惊奇的是她的眼神竟是他脑子里没有“看”到过的。
赵慧深的眼神好像在寻觅,在期待;一时又像利箭般直刺四凤心底打听大少爷……闪现了一股劲儿,一股魅力。接着冲儿上场,她那阴郁的眼神刹那间明亮起来,显现了母性的一面。。当冲儿一提四凤,她眼神马上又阴郁起来。周萍上场后,她那深渊般的眼神里翻滚起了波涛,直到周朴园上场,她才抑制着使自己平静下来……
正是赵慧深有着高深的文艺修养,让她把繁漪十几年来,在周公馆受到的一切迫害、苦难、折磨都融合在那双深渊般的眼神里。
赵慧深是我国话剧史上第一个饰演繁漪的女演员,多少年来,《雷雨》上演过无数次,却没有一个繁漪演得像她那样成功,这是众所公认的。繁漪的演出成功,不仅奠定了赵慧深在话剧界的地位,也使她成为引起电影界关注的演员。
与陈鲤庭生活在一起
赵慧深在舞台上演过四十多部话剧,但是在银幕上只塑造过一个形象,那就是在《马路天使》中的妓女小云。她虽然是第一次走上银幕,却以深刻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物外表的冷漠再现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她那双似乎永远凝视的目光,闪现着对黑暗社会的深切仇恨,仿佛表达了无限悲愤的控诉。
这部由袁牧之编导的影片于1937年7月同观众见面,人们记住了周旋、赵丹、魏鹤龄等演员,也记住了她——演小云的赵慧深,大大的眼睛,薄薄的嘴唇,她的形象拨动了一位先生的心——陈鲤庭。
陈鲤庭先生是位很有成就的戏剧电影人,1931年夏,他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在全国各地流传。1936年任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理事、业余实验剧团理事、编导部副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共成立十三个演剧队,陈鲤庭担任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四队队长,后又任旅川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理事兼导演、山西文艺界抗敌协会话剧队队长兼导演、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中央电影摄影厂编导委员等。期间导演舞台剧《夜光杯》《魔窟》《钦差大臣》《结婚进行曲》《复活》《屈原》等,特别是《屈原》,是中国话剧艺术史上重大成果。
赵慧深恰恰被编在陈鲤庭带领的抗敌演剧四队,从上海出发辗转到西北、成都、汉口,在战区和后方为宣传抗日战争呐喊。那时的赵慧深不太爱说话,演出休息时,就在一旁写东西,别人起先不知道她在写啥,等到报上刊登了她的文章,才知道她在为报社写东西。其实赵慧深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在重庆时,她的房间里总是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她好像天南海北都知道,侃起来没完。对不熟悉的人保持沉默,人们不知道,此时,爱情的星星之火已在心中蔓延。在去西北的路上,赵慧深与陈鲤庭生活在一起了。
赵慧深非常热爱戏剧,在上海加入由剧联领导的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后,便成为陈鲤庭的秘书,组织剧目、编写宣传稿件、联系进步演员、作家等,是个好帮手。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曹禺的《原野》,都是由她亲自组织后,第一次搬上舞台的。
1941年年底,周恩来在重庆天官府的文管会召见陈鲤庭和赵慧深,由阳翰笙陪同。这次他俩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有力的握手、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话语,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人们很看好这一对青年夫妇,有的还挺羡慕的,谁晓得,不知什么时候,两人分居了。也许是性格不合吧。陈鲤庭除了排戏,就是看书,或者写文章、翻译,不管外面发生天大的事,都不能动摇他看书的决心。大有不管春夏与秋冬,躲进小楼成一统。
还有一件事,在这里说明一下。网上讲:陈鲤庭的母亲对赵慧深特别好,常常买赵喜欢吃的菜肴等等,这是无稽之谈。
陈鲤庭是个弃儿,养父母不知从哪儿抱来的。据朱先生告知,陈鲤庭对他说过,其亲生母亲在他脚上做过一个记号,梦想某一天可依据这个记号找到她,但是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养母对陈鲤庭如己出,可惜养父母很早就去世,转由叔叔照顾,将他从私塾转入飞虹国民小学读书,12岁即离家独立生活,1924年到上海。当陈鲤庭与赵慧深在一起时,哪来的陈母呢?
致力于戏剧创作
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赵慧深,富有情感而努力文学的,但,她在舞台上所演的各戏,大部分是扮演个性很坚强的人,在舞台下也确是有她的相当的理智,她是文学与戏剧并进的,把自己的身子糟蹋得非常虚弱,在北平的时候,每次她所得的稿费大半得作为请客费用,这次一到寓所喊着对大家说:我又要请客了,果然,这两天她又大请其客了。”
赵慧深除了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后,还创作了不少剧本:《不怕鬼的故事》《三不愿意》《乡下姑娘的春天》《蜘蛛与麻雀》《臭虫与跳蚤》《夜百合》《如此北平》《重逢》,根据荷兰人的《夜未央》改编的《自由魂》,与人合作的《穷汉岭》等。
赵慧深于1946年6月回沪后,由地下党派往苏北解放区,从事文艺工作。解放后,历任旅大教育厅社团戏剧指导、旅大文协艺委会副主任、东北戏改处编审科科长、东北戏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东北戏校校长,后调北京,任中国戏曲研究院编剧、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剧、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部主任等职。1960年参加全国第三次文代会。
笔者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上海图书馆查到剧本《穷汉岭》,大连市寺儿沟区大粪合作社集体创作,由赵慧深与孙树贵、白玉江、田稼执笔,1949年4月由新中国书局发行。
几十年来,穷汉岭的老百姓在敌人及汉奸的压迫下,吃尽苦头,现在翻了身,报了仇,日子好过了,编成戏,一定好看。起先剧名叫《祭瘟神》,一面编,一面排,都是以大粪合作社的人为主,排了十几天,引来更多人观看,领导也来了,嘱咐道:这是群众创作,要好好搞,多花些力量。此时,忽然接到通知,要到乡下去做征粮工作,无奈只能停下来。
一停就停了近两个月,1948年11月初,旅大教育厅专门派了赵慧深、田稼到大粪合作社,并且行李也搬来了,“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戏搞好;有了这么两个热心的名手做指导,于是大家都热情又鼓起来了。”(方水 白玉江:《为甚么要演出〈穷汉岭〉》【代序】)
这个戏很成功,在《关东教育行政会议座谈〈穷汉岭〉》上,到会人对此戏评价很高,说它“写得好,演得好”,旅市教育局长金纯太讲:“从我看新戏,第一次看《白毛女》我很钦佩,后看《升官图》,这次是我看新戏的第三个最好的,这个戏把穷人翻身的事实完全表现出来了……”
参加《穷汉岭》的创作,赵慧深非常有感触,这是她第一次写新中国的戏,第一次与不是专业的同志合作,得到大家的肯定。以后似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她死了,她还活着!
1960年代,赵慧深住北影厂单人宿舍,请了个保姆照顾生活起居。
“文化大革命”一起,北影厂造反派以不可阻挡的威力冲击“走资派”、名导演、名演员,赵慧深在所难免。她身体虚弱,精神官能症加剧,常常昏倒,胃痉挛,走路打飘,连做饭或者到食堂买饭都困难,只能请保姆来照顾。可仍遭到多次批斗。后来造反派在她宿舍门口贴所谓江青指示大字报,说“赵慧深是三十年代文艺黑线的幽灵”。
为什么江青要整她呢?原来1930年代时,她们两人都是业余剧人剧团演员,赵慧深的戏好、人好,比她红,后来又创作了剧本,在戏剧界名气很响。
1967年12月3日星期日下午,赵琼去看她,赵慧深的情绪还好。第二天早上,有两三个人跑到赵慧深家,明明看到她虚弱不堪,还凶狠地大声叱骂,逼她交代什么黑思想、黑目的,就在这天下午,她服毒身亡。
1979年3月15日,北京电影制片厂发过一张《通告》:
我厂原编导室编剧王莹、赵慧深同志、编辑徐清扬同志、原置景车间工人梁万福同志,因受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迫害,不幸先后于1968年至1974年逝世。现定于3月22日上午十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会。特此通知。
为赵慧深平反。
赵慧深的感情生活很不如意,前后与袁牧之、陈鲤庭相爱过,可是都无圆满结果。她无子嗣,亲友们还保存着她的遗物,得她们的信任,赵慧深弟媳妇、夏衍之女沈宁寄来赵慧深的日记等珍贵材料,其中,有一封陈鲤庭于1978年3月写给赵琼的信:
“读到来信,知你工作所在,很高兴。‘文革’期间,很多人十年仅一见,而你我竟廿余年未见一面,思之悔然……你大姐的死,我是一直到75年被宣告解放后才听到,很悲痛。四害欺人太甚,她是无辜的,死是她无声的抗议。”
在她53年的日子里,曾辉煌过,她还活着,让我们记住她——赵慧深!
浏览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