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运动的前驱者刘延陵

【类型】报纸
【作者】
【简介】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刘延陵先生在新加坡去世已二十一年。刘延陵是“五四”时期新诗运动的前驱者,也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他对中国新诗的倡导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之所以当今很少有人提及,是与他后半生侨居海外有关。刘延陵祖籍安徽旌德,189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江苏泰兴。本名延福,乳名福官。刘延陵
【全文】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刘延陵先生在新加坡去世已二十一年。

刘延陵是“五四”时期新诗运动的前驱者,也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他对中国新诗的倡导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之所以当今很少有人提及,是与他后半生侨居海外有关。

刘延陵祖籍安徽旌德,189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江苏泰兴。本名延福,乳名福官。刘延陵自幼家境贫困,在本县小学毕业后,考入当时江苏三大师范之一的南通师范,在校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生活学习费用均由南通师范供给。19221月,刘延陵同叶圣陶、朱自清创办了我国第一本新诗刊物《诗》月刊。朱自清说:“几个人里最热心的是延陵,他费的心思和功夫最多。”刘延陵的《水手》在该刊创刊号发表后,轰动诗坛,传诵一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学国文课本里,几乎都选用它作为范文。叶圣陶的《文章例话》里,,就用刘延陵的诗《水手》来讲述什么是“意境”与“神韵”,说明“诗是最精彩的语言”。当年刘延陵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指导“湖畔诗社”的年轻学生汪静之、冯雪峰、潘谟华等写诗。19228月,汪静之的“惊世之作”《蕙的风》出版时,为之写序的除胡适、朱自清之外,另一位就是刘延陵。

1923年,刘延陵考取官费的美国西雅图州立大学攻读经济学,后因脑病发作辍学回国,身体恢复后在上海暨南大学执教。执教期间笔耕不断,发表了大量诗文与译作。曾用过雨霖、金季子、夏逢、金正、秋石等笔名。

1937年,刘延陵应邵力子的邀请,南下吉隆坡主编《马华日报》,在侨界宣传抗日。半年后,曾匆匆回国探亲一次。1939年到新加坡,在《星洲日报》任职。日军占领星马时,他栖身做小生意,甚至沿街叫卖纸花,路口摆摊卖香烟。抗战胜利后,刘延陵先后在《中兴日报》、《华侨日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远东中文部供职。其后,又担任义安学院、南洋大学兼职教师。他一直为生活所累,此时方趋稳定。六十年代,新加坡的商务、中华、南洋、上海、世界及联营六家新华书店联合成立了“教育供应出版社”,专门出版华文教科书,刘延陵被聘为编辑直到退休。

刘延陵远离故土,又处世低调,从不张扬,致使新加坡当地没人知道这是一位在中国新诗界很有影响的老诗人。直到八十年代消息才被披露,引起文坛震动。刘延陵晚年仍然写作,1985年写了两首长诗《教师咏》和《教师》,因被分别转给北京的《诗刊》和南京的《雨花》,两刊在同年的十二月号上同时刊出。1988年,他写了长诗《杨柳》,发表在同年320新加坡《联合早报星期刊》上。

刘延陵早负诗名。文学评论家孙俍工在1923年写的《最近中国诗歌》一文中说,“新兴的白话诗歌,以时间论,还不过六、七年光景,在《尝试集》出版的前后是一个时期”,“在《女神》出版的前后是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是极端的解放的诗歌最盛的时代,以郭沫若、俞平伯(后期的诗)、徐玉诺、刘延陵、朱自清诸人为代表”。可惜的是刘延陵为生活疲于奔命,散见在报刊杂志上的大量诗作,始终未曾结集出版。被收入集子的,仅有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雪朝》,系朱自清、周作人、俞平伯、俆玉诺、郭绍虞、叶绍钧、刘延陵、郑振铎八人合集,内收刘延陵的《河边》、《悲哀》、《新月》、《姐弟之歌》等13首。1935年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内收《海客的故事》、《水手》两首。编选者朱自清评说他“喜欢李贺的诗,以为近乎西方人之作,似乎颇受他的影响。”早在1933年,赵景深在《现代中国诗歌》一文中不无感叹地说:“像刘延陵程鹤西这样好的诗人至今不曾出诗集,真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刘延陵在晚年很想在国内出版一本诗集,询问过出版界情况,我曾帮他在《黄钟》等刊物上找到不少旧作。他记忆力极强,对五十多年前的作品均有印象,如来信中指出,有一首《沿溪行》,“是一首长而臭的废料,不要再见他了。”198510月,他为上海书店影印的《诗》月刊合订本写序,文稿寄出后,还接连给编辑刘华庭先生写信,叮嘱修改其中某字某句。他对作品如此认真负责,是他生前未能及时整理出诗作结集出版的最大原因。

直到200212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葛乃福编的《刘延陵诗文集》,此时距作者去世已十四年。葛乃福化多年心力搜集刘延陵作品,为文坛填补了一项空白。但是,严格说来,该诗文集是个选本。可能限于篇幅,不少诗文未见收入。最为可惜的,不知何故失收极为重要的《杨柳》。这是刘延陵九十四岁时写的一首诗,寓意深远。

《杨柳》是随潘正镭的《折柳南来的诗人――“五四”遗老刘延陵访问记》一起发表的。潘先生在文中谈及《杨柳》时说:“关于诗作的灵感,刘老说:南来新加坡,不曾见有杨柳,在南洋大学授课唐诗宋词,欲解释杨柳,苦无处寻。云南园有两排相思树,便取相思树叶为比。相思树叶弯而长,柳叶则直而像眉。新加坡之有杨柳,应是近二十年来的事,现在多处可见。至于柳之由来,便想象有一女子,在江南折了柳,移到南洋来,世代繁衍。”潘先生接着又说:“诗的花苗,何曾在老诗人的心中枯萎。这株杨柳,原来已在诗人的心中摇摆了半个世纪。折柳南来,不正是刘先生文学生涯的象征;柳枝依依,也不正是刘老落籍狮岛,躬耕文教,作育英才的写照?”

《杨柳》在1988320《联合早报星期刊》发表后,刘延陵又作了修改,将末节三行删去改写成九行,属作者的最后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