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报纸
【作者】姚一鸣
【简介】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方型期刊中,大多数都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在内容上包罗万象,此类刊物在当时的市民阶层中有着不小的影响,比如陈蝶依、柯灵主编的《万象》、钱须弥主编的《大众》、陈蝶衣主编的《春秋》、沈寂等主编的《幸福》(《幸福生活》)等。在这其中,《茶话》也算是一本比较有名的方
【全文】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方型期刊中,大多数都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在内容上包罗万象,此类刊物在当时的市民阶层中有着不小的影响,比如陈蝶依、柯灵主编的《万象》、钱须弥主编的《大众》、陈蝶衣主编的《春秋》、沈寂等主编的《幸福》(《幸福生活》)等。在这其中,《茶话》也算是一本比较有名的方型期刊。《茶话》创刊于1946年6月,由顾冷观、吕白华主编,由上海联华广告公司出版发行,在出版近四年后,于1949年4月停刊,共出版三十五期。
前几年曾从一书友处淘到十几册《茶话》杂志,其中含创刊号,仔细阅读后,发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方型期刊中,《茶话》的文学篇幅所占比例是较大的。就拿《茶话》创刊号来说,刊登的文学作品就有陈烟桥的《覆巢完卵》(小说)、施瑛的《浪淘沙》(小说)、徐卓呆的《天囯在哪里》(小说)、胡山源的《叶氏》(小说)、在培的《回梦记》(小说)、赵景深的《记熊佛西》(传记)、钱君匋的《古城风雨》(散文)、心史的《天瓢一勺》(游记)、在春的《山歌与比兴》(评论)、陆丹林的《总理大本营时期手札》(史料)、包天笑的《钏影楼笔记》(随笔)等。可见其刊物在文学内容上的比重。
而纵观出版的三十五期《茶话》中,以创作小说为例,就有不少名家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陈烟桥、胡山源、徐卓呆、施瑛等几位以外,还有谭正璧的历史小说,如《梅花梦》《归去来》、《葬金钗》等,通过历史故事来借古讽今;钱今昔的社会小说,如《一辆卡车》、《雾一样的感情》等,表现了当年的社会生活场景;还珠楼主的长篇武侠小说《北海屠龙记》;陈汝惠的长篇小说《风尘》,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上海青年学生的地下抗日活动;其他在《茶话》中发表小说的还有周天籁、王小逸、田舍郎、吴绮缘、冯若梅等。从而显示了《茶话》对于创作小说的重视。
《茶话》的侧重于文学,和其主编顾冷观有较大的关系。顾冷观曾长期为上海联华广告公司编辑刊物,如创刊于1937年的《上海生活》、创刊于1940年的《小说月报》等,《上海生活》侧重于刊登联华公司的广告和描写市井人情的作品;共出四十五期的《小说月报》在文学作品的发表上卓有建树,是上海孤岛时期主要的文学刊物。而在办刊的过程中,顾冷观和沪上许多旧派文学作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交往密切。这在办《茶话》时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刊物上刊登的大量通俗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例证。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旧派文学已不复当年之繁华,象周瘦鹃等代表人物已避居苏州,但同时在市民阶层中占有一定比例的通俗文学,依旧给一些旧派文学作家以一定的舞台。五四新文化运动已开展了有将近三十年了,渐成规模的新文学作家群,开始占据主流文学的地位。如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就发表了钱钟书、老舍、李广田的小说。而如包天笑、徐卓呆等旧派文学悍将并未有收山之意,依旧活跃于文坛。在《茶话》中也时常可见到他们的作品。被新文学猛烈抨击的旧派文学又死灰复燃了?其实旧派文学中的通俗文学始终都存在的,不过只是不再是对抗和占据关系,而越来越走向边缘化了。
《茶话》的文学味道虽有点并不那么纯正,但依旧是那个年代文学现象的真实反映,至少在通俗文学的期刊中,《茶话》没有庸俗气,也体现了顾冷观等在办刊中的一贯主张,即以文学作品来反映市民阶层多元化的內容,从而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诸如《茶话》等方型综合性期刊的出现和发展,也是此类期刊最后的辉煌了。
浏览数: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