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鲤庭和丁景唐的交往

【类型】报纸
【作者】丁言昭
【简介】         那天,我刚踏进华东医院19楼病区,就听见父亲丁景唐招呼我,并把我带到隔壁的病房,只见陈伯伯身着火红的毛背心,头戴银灰色的贝雷帽,一付很酷的模样。陈伯伯就是影剧界大导演陈鲤庭先生,生于1910年,比我父亲大10岁。他和父亲的交往已经有些年头了。初次相见  谈《放下你的鞭子》陈伯伯和父
【全文】

         那天,我刚踏进华东医院19楼病区,就听见父亲丁景唐招呼我,并把我带到隔壁的病房,只见陈伯伯身着火红的毛背心,头戴银灰色的贝雷帽,一付很酷的模样。

陈伯伯就是影剧界大导演陈鲤庭先生,生于1910年,比我父亲大10岁。他和父亲的交往已经有些年头了。

初次相见  谈《放下你的鞭子》

陈伯伯和父亲早就知道对方,可是两人坐下来面对面的说话,已是1984年了。

 去看望陈伯伯的起因,是父亲于1983年春主持《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在这之前,父亲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到北京访问夏衍、叶圣陶、周扬、聂绀弩、吴组缃、艾青、陈翰伯等老前辈,化了近两年的功夫。父亲在编篡《大系》的时候,最大的特点是要找到最初发表作品的报刊或单行本的初版本,几个编辑都很辛苦,不过心里还是挺敬佩父亲的,认为他这样做,是因为《大系》带有文献性,要对历史负责,所以仍然千方百计地寻找初版本。

父亲自己也身先士卒,为了寻找《放下你的鞭子》(以下简称《鞭子》)的初版本,伤透了脑筋,最后才确定原作者是陈鲤庭。当时有三种说法:第一,佚名说。第二,集体创作说。第三,由《眉娘》(又称《迷娘》)改编说。1984年年底,父亲建议我把《鞭子》的来龙去脉弄弄清楚,让我从原作者陈鲤庭伯伯入手。

19841221985919,我和父亲去拜访了陈鲤庭伯伯,并作了长谈。陈鲤庭伯伯住在复兴西路,靠近乌鲁木齐南路口的一座高楼里。那里面住了很多作家和艺术家,有吴强、王西彦等。听说当年吴强创作的《红日》,得了一笔稿费后,为大楼里所有的住户付了水电费。

当我们把来意一讲,陈伯伯马上说:“其实,谁是作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左翼剧联)成立以后,剧运发展迅速,需要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合适的剧本。”接着,他为我们具体介绍了剧本的一些情况。

1930年上半年,陈伯伯从大夏大学毕业后,到同学当校长的南汇县大团镇大团小学任教。从1930年下半年到1931年的一年多小城镇的教师生涯,使陈伯伯得以深切地感受到官绅勾结的国民党统治下,广大内地人民遭受的苦难与生活的动荡,特别是他目击路过城镇逃荒的难民。他们成群结队地要饭吃——当时叫作“吃大户”的悲惨景象。这些感受,促使陈伯伯在1931年的暑假,花了好几天,在大团镇写成一个短剧,题名为《放下你的鞭子》。

剧本写的是一群难民街头卖艺,献艺的姑娘哀愁疲乏,难于支撑,卖艺的老汉竟然动用鞭子打她。此时,从观众中突然跳出一个青年,他大声呵斥老汉,责问情由。原来老汉和姑娘是相依为命的父女俩,只因家乡连年灾荒,苛捐杂税,官绅欺压,兵痞骚乱,活不下去了,才逃到异乡客地,凑合些江湖薄技糊口,沿途卖艺,难得温饱;可那老汉却只管抱怨天意不顺,穷人命苦。于是青年愤怒呼吁:要把鞭子掉转头去,指向那些迫使你们离乡背井,忍饥挨饿,过着流亡生活的罪魁祸首。结尾是观众响应,扮演群众的演员带头喊口号,借以点明“鞭子”该“指向谁”的主题。

1931年,父亲才11岁,由于宁波乡下发大水,寡母托人把父亲带到上海交给姑姑丁秀珍,我叫她姑婆的。从此,父亲依靠在基督教书店任职员的叔父丁方良(又叫丁继昌)和失业的小学教师的姑姑为生,定居上海。姑婆送我父亲到她女友任校长的弄堂小学读书。入学不久,传来日本帝国主义炮轰沈阳的“九·一八”事件消息,对出生于松花江边的父亲(当时家贫闯关东,生于吉林),留下了民族屈辱的深刻烙痕。他与陈伯伯虽然相差10岁,可是民族恨,不愿意当亡国奴的心情是相通的。

按惯例,每年1010日总要举行大型游艺会,于是,陈伯伯写信给赵铭彝、姜敬舆,希望左翼剧联派人来进行宣传演出。没多久,左翼剧联派了4个人。他们是谢韵心,即章泯,“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惨死。阿梁,即梁耀南。还有就是卜落和密司张。其中只有谢韵心的名字,陈伯伯见过,因为他看过谢韵心登在戏剧杂志上的文章,见面后,叫他老谢。在谈论演什么戏时,陈伯伯就把《鞭子》拿给他们看,老谢说:“就演你写的。”

于是,陈鲤庭领他们到县城,由老谢导演,阿梁等协作,在19311010这天,在南汇县的游艺会上演出了这个戏。当时只在街头搭了个草棚,观众有学生、过路人,乱哄哄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前后只是一两天的演出活动,是陈鲤庭同左翼剧联直接交往的开端。

1932年陈鲤庭从南汇转到上海,认识了不少左翼剧联的人。老谢要陈鲤庭到青浦剧社去辅导戏剧演出。他嘱咐负责演出的黄鲁不要刻印或复写《鞭子》剧本,因主题尖锐,不署作者名字,准备万一出事,特务无法追查。崔嵬1932年看到的剧本,大约就是这一份。

这次演出的时间是1932年中秋节,地点在上海浦东劳工新村的小礼堂(解放前称烂泥渡桥,今为东昌路)。洪大本演青年,王为一演卖艺老人,是陈鲤庭从美专邀来的。朱铭仙演艺女香姐,她当时才19岁,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劳工小学老师,能说一口流畅的国语,解放后在上海戏剧学院任台词老师。

观众是工人子弟、青工及其家属,他们对该剧的主题有切身之感,反应强烈。演出者是他们熟悉的老师,因之扮演打抱不平的青工从台下跳上台,仿佛不是演戏,而是他们自己在采取正义行动。当青工指出应把鞭子指向谁的问题时,台下迸发出一阵鼓动性的战斗口号。

此后,左翼剧联所属各剧社纷纷上演《鞭子》。1933年陈鲤庭主持骆驼演剧队时,《鞭子》是他们的基本剧目之一。

再次相见,谈《屈原》

19955月,父亲与电影局办公室干部马积先一起去看望陈伯伯,起因是想为记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写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陈伯伯在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导演的郭沫若话剧《屈原》。

父亲与马老师早在1946年就认识了。那年210日,父亲主持的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简称“文谊”)成立,参加这天大会的有郑振铎、许广平、许杰、蒋天佐、叶以群、陈烟桥、朱维之等一百多人。“文谊”其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年青的文艺新军,当时参加的有近二百人,后来这些人多成为文化艺术界的领导和骨干,马积先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1995年的陈伯伯已85岁高龄,记性特别好。他清楚地记得,在他受命导演《屈原》前不久,也就是他成功地导演了《钦差大臣》之后,周恩来在天宫府的文工会召见他,既同他亲切交谈《钦差大臣》,又叮嘱他要搞好剧团的内部团结。陈鲤庭说:“这次召见,很可能与不久之后要我导演《屈原》有关。”

周恩来说的“剧团”,指的是由阳翰笙筹划,专门组建的一个民间剧团——中华剧艺社(简称“中艺”),理事长为应云卫,陈鲤庭是理事兼导演。这个剧团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这样的: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高举坚持抗日的大旗,团结一切爱国进步力量,推进抗战大业,鉴于话剧在当时重庆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因而确定以话剧为突破口,成立了“中艺”。剧团利用重庆十月雾季来临之际,日本飞机无法轰炸时,举行雾季公演。演出声势浩大,《屈原》的演出,更是轰动了山城。

五幕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在周恩来的关心支持下,用10天时间一气呵成。剧本通过屈原投江前一天的生活,概括了他悲壮的一生。反映了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力量与上官大夫、南后为代表的投降力量之间的尖锐斗争。它借古讽今,表达广大人民反专制、反迫害、反投降、反卖国,要求民主自由、团结抗日的正义呼声和强烈意志。

父亲和马老师问道:“你导演这个戏,郭老当时有什么交待吗?”

“不记得有特别交待,只记得他对《雷电颂》这场戏很关心。周恩来同志对《雷电颂》也很欣赏。还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可能写得出来。这是郭老借着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广大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顽固派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陈鲤庭深情地回忆道。

周恩来还关照阳翰笙,要为这过戏配置强有力的演出阵容。于是,当时在重庆的优秀演员金山、白杨、张瑞芳、顾而已、施超、石羽、周峰等等,都集中到这个戏来。

有一天,周恩来派人把两个主要演员请到红岩村,听他们反复念了好几遍《雷电颂》。然后说:“注意台词的音节和艺术效果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充分理解郭老的思想感情,要正确表达。这是郭老说给国民党顽固派听的,也是广大人民的心声,可以预计,在剧场中一定会引起观众极大的共鸣。”

《屈原》19423月初开排,43日起正式公演,果然引起轰动。

父亲和马老师听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又问:“在你导演的众多话剧中,最称心也最成功的是否要数《屈原》?”陈伯伯的脸上浮现一片光彩,点头称是。

当时32岁的陈鲤庭,,正处于话剧导演的成熟期。可以说,在导演《屈原》这部戏上,他的艺术修养和经验,对剧场艺术的追求和抱负,对表演艺术的探索和见解,经多年实践形成的自成系统的导演工作方法,都充分发挥了出来,在舞台上再现了郭老原作的彭湃气势和战斗诗篇的风格。

1942年陈伯伯在重庆导演《屈原》,父亲在上海仍然坚持在沦陷区做中共地下工作,他于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负责学委系统的宣传调研工作。根据中共的关于敌占区的工作方针,自己不能办刊物,就组织原《海沫》、《中学生活》、《联声》的编辑干部等向敌伪办的刊物或商办的刊物投稿,楔入敌人宣传阵地,写一些既不暴露又有内容的作品。此时,父亲在沪江大学中文系读三年级,开始了他的治学之路。写了许多关于诗经、秋瑾、陆游、朱淑真等人的论文和《论巴金作品的文法研究》(未完)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陈伯伯导演电影《遥远的爱》、《丽人行》,新中国成立后,导演的电影不多,那是因为他当了上海海燕电影厂的厂长,而父亲在市委宣传部、出版局等处担任领导工作的同时,仍在研究鲁迅、瞿秋白、左联五烈士和左翼文化运动。两人工作不同,但都在同一个大文化领域,谈起来有说不完的话。

给陈伯伯留下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原拟由他导演、陈白尘执笔的电影《鲁迅传》剧本,已选定赵丹、于蓝扮演鲁迅、许广平的,因“文化大革命”骤起,没能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