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七七”事变而夭折的《诗与文》

【类型】报纸
【作者】吴心海
【简介】北师大文学院学生为主要作者群 《诗与文》是北平老牌报纸《京报》抗战前夕出版的一个文学副刊,从1937年3月31日创刊,到1937年7月14日出版第16期(其中第7期误标为第6期,第8期误为第7期,5月26日出版的恢复为正确的第9期)。第16期上尚有刘振典的小说《卫生》尚待续完,但因“七七”事变《京报
【全文】

北师大文学院学生为主要作者群

 

《诗与文》是北平老牌报纸《京报》抗战前夕出版的一个文学副刊,从1937331创刊,到1937714出版第16期(其中第7期误标为第6期,第8期误为第7期,5月26日出版的恢复为正确的第9期)。第16期上尚有刘振典的小说《卫生》尚待续完,但因“七七事变《京报》停刊而蓦然中断。这种因战火而突然停刊的情况,出现在当时《京报》的多个副刊上。

《诗与文》第1期刊发有何善懋的诗论《谭诗》、树德的散文《紫》、天行的散文《车声》,其余为新诗作品,计有孝蔚的《走》、书蕉的《记忆》、张友建的《诗两章》(“誓言”与“雪”)及何滋九的《春野》。《诗与文》由时任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黎锦熙以注音符号及汉字题写刊名,但和京报其他副刊不同,没有刊首语或发刊词之类的东西。第2期刊头处增加了“通讯址师大文学院张友建”字样,目次旁也有“每星期三出版”提示。这一期上,作者只有3人,张友建刊发了两首署名均为《无题》的新诗,王水发表了小说《寂寞地人》,佩玉则翻译了《一个印度村民的日记》(连载未完)。

在其后的几期《诗与文》副刊上,作者开始略有增加,主要有陈绍鹏、卞镐田、金粟、何一风、孔繁信、萧珊、晓荷、王成、王国栋、吴奔星、刘振典等。

1937623出版的《诗与文》第13期,刊登了一则署名“编者”的声明:“兹因暑假南归本刊编辑部事务暂请陈绍鹏君代理特此声明”。630出版的《诗与文》第14期刊头旁,即出现了“通讯处:师大文学院陈绍鹏”字样。

《诗与文》副刊刊头题词者和通讯地址,即编辑人地址,皆和北平师范大学有关。再从主要作者看,如黄孝蔚(孝蔚)、何善懋、张友建、陈绍鹏、吴奔星、王国栋等,都是当时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此外,如卞镐田、佩玉、孔繁信等,虽然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尚不能确认是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成员,但他们都曾在北平《文化与教育》旬刊上发表过作品,而该刊的作者多半是北师大文学院的师生。如果说,《诗与文》是一个以当年北师大文学院学生为主要作者群的文学副刊,大体是没错的。

                 两名主要编者:张友建与陈绍鹏

 

张友建是《诗与文》主要编者之一,1914326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其父张孝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蒋百里、蔡锷享有“中国士官三杰”之称,为同盟会会员。张友建编辑《诗与文》副刊时,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他1949年后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从事语言学研究,1992年去世。张友建的次子张已宁(1945年生)告诉笔者,他父亲1949年后就不再搞文学创作,只从事语言学研究,50年代初还曾保留过一本三、四十年代发表的创作剪报,惜1955年之后就不见踪迹了。

16期《诗与文》副刊上,张友建共发表10篇作品,均为新诗。

除了新诗外,张友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创作,还有散文及文论。如发表于1936年《青年界》101期上的诗作《寄沪上一人》、19361210《文化与教育》旬刊110期上的文论《文艺与模仿》、1937315《中央日报》副刊《贡献》上的散文《旅途的心》、同年618《贡献》上的散文《丁香》,以及1940年发表于《战时记者》2卷第678期合刊上的文论《再谈写通讯》等。1949年后,笔者所知道的张友建唯一发表的文章,是刊登在《中国语文》1957年第6期上的语言学论文《“连”字是助词》。

至于接替张友建编辑《诗与文》副刊的陈绍鹏,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和《小雅》诗刊的共同主编李章伯为同班同学。陈绍鹏发表在《诗与文》副刊上的文章为7篇,其中4篇为新诗,2篇为连载的诗论《诗底本质》(停刊时尚未刊完),1篇为文论随笔。陈大学时代的新诗作品,还见于1936年的《文学导报》1卷1期和2期,题目分别为《归来》和《记忆》。

据封世辉《三十年代前中期北平左翼文学刊物钩沉(之二)》(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2期)记载,陈绍鹏19365月左右还和冯文侠一起主编过中型刊物《现代文艺》,当时张露薇主编的北平《文学导报》第2期有过该刊的广告。

 陈绍鹏是专攻英语的,后来在台湾成为有名的诗论家、翻译家和教授。陈绍鹏1945年底就去了台湾,担任警务处翻译,在《台湾警察》发表过不少翻译作品,并写有《南北之行——随胡处长出行记》(载《台湾警察》1946年元月创刊号),详细描述了他1945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出巡台湾的经历和见闻。

陈绍鹏日后离开警界,前往教育界的具体时间和缘由,笔者不得而知。他执教中学时的学生、台湾作家李敖对他评价很高,称 “每念英文时我就想到陈绍鹏先生,想到他安坐椅中,悠闲而专心读书的情形,他真是一个大名士,也真是一个能做学问的人”。李敖曾回忆道:

在台中一中,跟我关系最深的是严侨老师;离一中后,跟我有后缘的老师,则首推教我英文的陈绍鹏老师。他大我二十一岁,浙江吴兴人,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没出过国,却讲了一口又纯又好的英文,常被老外误以为他在外国住过多年。我在高二戊班时,他教我英文。此公为人高傲严峻,自己英文虽然呱呱,教起别人却欠循循,大家都不喜欢他。他在课堂上骂熊廷武、程国强同学的神情,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他生了重病,我和张光锦、黄显昌等同学发动全校同学,为他捐款,他出院后,对我心存感激。自此我成了他家常客,两人甚谈得来。我送有关英国诗人的传记,劝他译作后寄给《文星》(那时我和《文星》尚无关系),他接受我的意见,从此转成作家。后来我进《文星》,为他出版《诗的欣赏》,达成教授资格的铨叙。(见《李敖大全集 3 李敖快意恩仇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2010年7月,p47)

李敖把陈绍鹏转变成为作家归功于自身,未免有点夸张。至少陈绍鹏后来成为诗论家,从他大学时代的诗歌和诗论创作看,是由来有自的。

以新诗和诗论为主的《诗与文》

 

据笔者粗略统计,《诗与文》副刊16期总共发表新诗56首、散文诗1首、诗论4篇、文论9篇、散文3篇、小说7篇、翻译作品6篇,其中翻译作品中2篇为译诗。显而易见,在《诗与文》副刊中,新诗和诗论的篇幅占据了压倒性的位置。

值得指出的是,1937519出版的《诗与文》副刊第8期(误为第7期)为“诗的专号”, 刊登有萧珊、黄孝蔚、王成、晓荷、非为、张友建的诗歌8首,其中晓荷发表诗作2首《无题》和《有增》。此外,晓荷还在第11期发表诗作《夏》。联想到吴奔星主编的《小雅》诗刊第56期合刊上,也有一个发表了《题画诗四章》的作者“晓荷”,由于《诗与文》副刊和《小雅》诗刊都有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背景,两个“晓荷”理应为同一个人,惜不知此为何人的笔名。

《诗与文》副刊诗论方面,除了第1期发表何善懋的《谭诗》,第10期、第11期连载陈绍鹏的《诗底本质》外,还在第16日刊登何滋九的《读诗随笔》。

《诗与文》副刊第13期(1937623出版)刊登有曾今可的诗作《别曲》。曾今可,江西人,1901年出生,1971年在台湾去世。他学生时代曾因参加“五四”运动而被开除学籍。1957年在台湾与于右任创设中国文艺界联谊会,任秘书长、副会长。显然,曾今可是不属于北平师大文学院作者群的。《别曲》之后有一则编者按,云:“这首诗是因《小雅》停刊后,然后由该刊编者编辑吴君处转过来的。为免作者和阅者的误会,特此声明。”文中的吴君,就是《小雅》的编者吴奔星。这则声明,为我们提供了《小雅》诗刊停刊后部分没有来得及刊登的稿件的流向情况。

在《诗与文》副刊上发表有小说《卫生》的刘振典,不知道是否就是后来以4首诗作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现代派诗选》的同名诗人。现代诗人刘振典的生平,世人所知甚少。《郭沫若旧体诗词赏析》( 王锦厚、伍加伦编著,巴蜀书社,1988年3月)一书中收录有《赠刘振典》七绝1首。诗云:

传闻有马号乌骓,负箭满身犹疾驰。

慷慨项王施首后,不知遗革裹谁尸?

诗后的赏析文字为: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在重庆为刘振典先生题写的一首七绝。

刘振典,河南沁县人,爱好新诗,也发表过新诗。三十年代开始与郭沫若有文字交往。抗战时期从事教育工作,向郭索题,郭应索书写了上面这首七绝。诗无题,也无年月。

两个刘振典,进行文学创作的时间大体相同。二者是否同一个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尚不能下断言。笔者留下悬念在此,希望有心人能够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