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青《马石山上》

【类型】报纸
【作者】韦泱
【简介】峻青先生的文学创作体裁涉猎广泛,但小说无疑是他最大的创作成就,在长、中、短几种小说形态中,短篇小说更显突出。人们耳熟能详地记得,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黎明的河边》等名篇。而我要谈的,却是他创作时间更早的一篇作品,叫《马石山上》。一九二三年寒冷的初冬,峻青出生在山东胶东半岛海阳县西楼子村,本名孙峻
【全文】

峻青先生的文学创作体裁涉猎广泛,但小说无疑是他最大的创作成就,在长、中、短几种小说形态中,短篇小说更显突出。人们耳熟能详地记得,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黎明的河边》等名篇。而我要谈的,却是他创作时间更早的一篇作品,叫《马石山上》。

一九二三年寒冷的初冬,峻青出生在山东胶东半岛海阳县西楼子村,本名孙峻卿。童年时代在村塾读过几年书,为生计所逼,辍学到一个小财主开办的工场做童工。可在这个东家里,有个刚毕业于烟台八中的男儿,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校长,爱好阅读新文学作品,这使年幼的峻青深感新鲜不已。有时就悄悄地在腋下塞入一、二册,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偷偷阅读。

不久,抗日的烽火燃到胶东半岛。强烈的爱国心,吸引着年小的峻青走进了八路军的队伍。在前线,在敌后,他做过教育工作、民运工作,更多的是做前线记者,直接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

一九四二年,日寇对胶东半岛又一次展开大扫荡,峻青所在地区有一个八路军班,与几千群众被围困在马石山上,周围是两万多日伪军队。如果当晚冲不出这包围圈,天一亮,山上的人都无法生还。八路军带领群众杀出重围后,突然发现还有一部分群众没有冲出来。他们再次回到山上,掩护最后一批群众冲出去。此时天已大亮,他们自己重陷敌军的包围,打得只剩下四个战士和一颗手榴弹,最后,他们抱在一起,拉响了手榴弹……

这样的战士壮举,深深烙在峻青的脑海中。冲出重围的当晚,他“含着激动的泪水”写出《马石山上》。可惜,过过境迁,如今我们已看不到当初第一稿《马石山上》的文字了。我现在能阅读到的《马石山上》,是峻青“一九五一年八月修改于汉口”的第二稿文字。他将这篇修改稿,与写于一九四八年六月、改写于一九五O年五月的《血衣》(揭露汉奸残害胶东人民罪行的故事),写于一九五O年国庆前的《烽火山上的故事》(讴歌胶东人民救护子弟兵、军民一家的精神),三篇作品合为《马石山上》一书,由武汉通俗出版社出版于一九五二年九月。这是峻青的第一本专著,也是峻青涉足革命战争题材的最初作品。此书又分别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一九五三年三月,由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了第二版和第三版。三个版本,均署名“孙峻菁”。以后,他就以“峻青”的笔名驰骋文坛。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峻青在上海将《马石山上》进行重写。文字从八千多字的第二稿,增加到两万八千多字的第三稿。作为十三篇短篇小说之一,编入一九五五年二月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黎明的河边》一书。峻青在此书的《后记》中,有一段文字谈到了《马石山上》。他说:“《马石山上》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成的。其中也加上了许多文学上的想象,如战士们的姓名、性格以及许多具体的细节。因为这十位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了,所以有许多无从查考的地方就不得不加以想象。在第一稿和第二稿的时候,我还是把它作为报告写出来,这次的重写,就把它写成了小说”。根据这个重写稿,上海文化出版社于同年九月出版了薄薄的单行本,到第二年已是第三次印刷,累计印数达七万册。

作者曾说:“一九四二年的《马石山上》写得粗糙,因为那时候刚开始学习写作”。我们读到的第二稿,可能减少了一些粗糙程度,但对比他在四十年代中期写的一些通讯报告,如《小侦察员》《女英雄孙玉敏》等,写法上大致差不多,变化不会太大,基本上是以新闻事实为写作依据的写实性文字,可归类为通讯特写。当然,写作上也有一定的可读性,如人物行动、对话等,用了一些描写手法,显得生动、形象。作者自己将其稿称为“报告”,也是切合实际的中肯之言。

这样,我们可以忽略《马石山上》第一稿,从第二稿即修改稿谈起,此稿以一、二、三段划分为三个部分,以倒叙结构展开,一、三段分别用了短短五百来字,作些概括或提示,主要故事的叙述就在第二部分。全文开头写道:“一提起十壮士来,在胶东半岛上,不论是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知道的。而一想起十壮士,又没有一个人不联想到马石山的”。一段简单的铺垫之后,就转入第二部分的回忆。第三部分又回到了现在时:“亲爱的读者们,我的马石山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我要告诉你们:壮士们的肉体虽然毁灭了,可是,他们的英雄形象却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里……”,这样,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虽然故事结构较为简单,倒也直截了当,通俗易懂。

再来看《马石山上》的重写稿,文字已大大扩容了。结构从原来的三个部分,扩展成八个部分,最后还有“结尾”一章。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叙事:“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日子。灰色的天空里,飘扬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尖溜溜的西北风,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怒吼着,吹得人们的脸颊和手指像刀刮一样的疼痛”。故事单刀直入,而且点明了发生故事的严峻气候背景。更重要的是,从写作上,采用的是一种小说的艺术语言。

接着,把原来第二部分的简单故事,演绎成由一至八的八个部分,这样,故事情节更丰富、更曲折,也更细化了。作者展示出他虚构想象的创作才能,从容地书写情节推进中的许多细节。比如,到了临近最后的突围,战士们“一看见地瓜皮,大家的肚子都叫了起来。到这时候,他们才想起了自从昨天早晨在徐家店吃了一顿地瓜以后,一直到现在,没有一点东西落腹了。饿得最厉害的是大老矫,他人大饭量也大,平时在连队里谁也吃不过他,他一人能吃三个人的饭,总还在不到开饭的时候又喊饿。现在,他饿得肚皮紧贴脊梁骨,头上直冒虚汗。他用手往怀里摸了一下,掏出了一个馒头(这是昨天晚上于大娘在西山脚下塞给他的)。他拿起来嗅了嗅,可是,他没有吃,就递给了班长,班长摇了摇头说:你吃吧。他又递给了小刘,小刘也不接……”这段文字,有不少生动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有效地烘托和塑造了人物性格。

在“结尾”部分,作者用两个“十多年过去了”的段落,既是对战争时期艰苦岁月的概括,又简述后人如何纪念马石山上英雄的种种举措,发出了“保卫和平,保卫幸福的生活”的感叹。

《马石山上》的重写稿,在修改稿的基础上,以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规律为指导,经过主题的提炼与情节的铺展,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从“报告”而成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一九五四年,对刚过而立之年的峻青来说,是一个短篇小说创作的丰收年。这一年,他相继创作出《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老交通》等短篇小说,并成为经典读本。在同时代作家中,显示出他的创作活力与独特风格。

峻青在二O一二年十二月出版的《峻青文集》(八卷本)中,将《马石山上》放在第一卷《短篇小说卷》的卷首,可见作者对这篇小说至为珍视。因为这是峻青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写成的文字,他本人就是那场大围剿中被八路军十壮士救出重围的几千个幸存者之一,那段日子,他正在山村里做民众教育普及工作。

峻青以写革命战争题材见长。他在《我与战争文学》一文中讲道:“抗日战争爆发后,我直接参加了战斗,目睹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从此我便开始了革命战争文学的创作。如果说前一阶段在农村听的、讲的口头文学,给了我以后的文学创作以丰富的营养的话,那么直接投身革命队伍参加战斗,则更丰富充实了这种营养。《马石山上》这篇小说就是我伴着战火硝烟,面对着烈士的鲜血写出来的”。

今年已步入九十高龄的峻青先生,是从写作战争题材起步的,其文学生涯也已逾七十载。他看着昔年旧著,这部国内第一次记述马石山十壮士事迹的珍贵版本,亦是“睹物思人,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