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
【类型】报纸
【作者】陈釭
【简介】 自《诗经》问世以降,诗的地位至高无上,被视作中华文学璀璨明珠。现代作家中,依然不乏才情诗人和诗、文兼擅者,采月入诗佳作绵绵,月为诗中魂,诗为月增辉。朝花夕拾,姑且边采边赏,含英咀华。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信每一位爱好现代诗
【全文】
自《诗经》问世以降,诗的地位至高无上,被视作中华文学璀璨明珠。现代作家中,依然不乏才情诗人和诗、文兼擅者,采月入诗佳作绵绵,月为诗中魂,诗为月增辉。朝花夕拾,姑且边采边赏,含英咀华。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信每一位爱好现代诗的人都愿意成为这首诗的忠实粉丝和朗读者。此诗由卞之琳创作于1935年10月,诞生初原为长诗,可是写完后他仅满意其中四行,遂抽取成章,命题《断章》。诗句凝练精致,用辞素朴平实,从刹那间的感觉里触摸到了哲理和智慧。画框定格在明月高悬的夜晚,本无关联的桥上人、楼上人皆因月的装点诗意氤氲。试想,倘夜晚没有月,“你”大概不会站在桥上看那无趣的风景;倘“你”不站在桥上看风景,楼上看风景的人肯定也看不着“你”;倘明月未曾装饰“你”的窗子,“你”又怎么能装饰别人的梦?“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犹神来之笔,盘活整首诗。八十余年了,“别人的梦”虽悠远,仍不啻是所有热爱生活的当下人心中曼妙的梦。无独有偶,诗人在《无题》中还曾云:“昨夜付一片轻喟,/今朝收两朵微笑,/付一枝镜花,收一轮水月……”,令人浮想翩翩,大可回甘。
“新月派诗人”朱湘在《北海纪游》中诗咏《秋月》:“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首呀双桨如翼,/鸟凭凤。/月在上飘,/船在下摇,/何人远处吹箫? /芦荻丛中,/吹过秋风,/水蚓呀应着寒蛩。”文末结尾亦如赋诗:“夜风吹过我们的耳边,低语道:一切皆已休息了,连月姊都在云中闭了眼安眠,不上天空之内走她孤寂的路程;你们也听着鱼蚓的催眠歌,入梦去罢。”这位多愁善感、挚爱大自然的诗人未及而立因生活困窘投江自尽,生前诗作却始终追求形式完美,章法整饬,韵调和谐,对新诗格律作了有益的探讨。其前期诗作多描摹自然风光,格调清新幽婉,后期诗作多愤世嫉俗,充满忧伤。他为痛悼亡友写下《梦苇的死》:“……白荷般的自污浊的人间逃出,躲入诗歌的池沼,一声不响的低头自顾幽影,或是仰望高天,对着月亮,悄然落晶莹的眼泪,看天河边下了一颗流星,你的灵魂已经滑入了那乳白色的乐土与李贺济慈同住了”,不幸至极,这段话未久竟成为其自身命运最贴切的注脚。
“新月派”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文艺流派,因1923年在北京成立新月社而得名。初始成员有胡適、徐志摩、余上沅、丁西林、林徽因等,多为留学英美学人,受西方唯美主义艺术思潮影响较深。1927年春徐志摩、闻一多、张禹九等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1931年新月书店出版《新月诗选》,陈梦家编,收入新月派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邵洵美、方令孺、饶孟侃、孙大雨、林徽因、沈从文、卞之琳、刘梦苇等十八位诗人八十首诗作。
如果说,古诗中的月常代表思乡念家之亲情符号,那么,新诗中的月则多半缠绵眷恋之爱情宣言。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里呼唤:“月光恋着海洋,/海洋恋着月光。/啊!/这般密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康白情在《窗外》徘徊:“窗外的闲月,/紧恋着窗内密也似的相思。/相思都恼了,/他还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回头月也恼了,/一抽身儿就没了。/月倒没了,/相思倒觉着舍不得了。”郑振铎在《云与月(寄M)》中多情地表白:“我若是月光呀,我爱,/我便当高高的挂在中天,/用我的千万只眼,照进白纱的帏帘,/窥视着你在甜蜜的眠着。/只要你的身向外转侧,/我便要在你的前额,不使你警觉,轻轻地密吻着了。”罗年生在《眼》中感叹“天上挂着黯淡的眉月,/绯红的世界褪了颜色。”忧郁的戴望舒在《山行》时不知为何“见了你朝霞的颜色,/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却似晓天的云片,/烦怨飘上我心来。”这厢,徐志摩在《山中》寄语:“庭院是一片静,/听市谣围抱;/织成一片松影/看当头月好!不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想也有松,/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动; 吹一下针新碧,/掉在你窗前;/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那厢,林徽因在《人间四月天》里默祷:“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冰心则在《相思》时“躲开相思,/披上裘儿/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枯枝/在雪地上/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多半当然不等于全部,现代诗人中仍有以月直述景致或余脉绵延抒发乡愁别绪的。前者如于赓虞的《影》:“看,那秋叶在明媚的星月下正飘零”,“仰首看孤月寂明,低头看仓波互拥。”后者如臧克家的《故乡》、冰心的《乡愁》及康白情的《送客黄浦》。《故乡》中云:“我恨想起:/在有月亮的夜里,/眼皮下转着无绪的幽思,/不知几时沁出一点泪,/这时候我最想你。”《乡愁》中语:“记否十五之夜,/满月的银光/射在无边的海上。/琴弦徐徐地波动了,/居然引起了无限的凄哀?”《送客黄浦》中道:“送客黄浦,/我们都攀着缆,风吹着我们的衣服,/站在没遮拦的船边楼上。/看着凉月丽空,/才显出淡妆的世界。……”此外,施蛰存在《嫌厌》中亦有“饮着家酿的蜂蜜,/卷帘看秋晨之残月”之句,寄寓乡愁,排遣惆怅。
胡適《一颗星儿》以月衬星别出心裁:“我喜欢你这颗顶大的星儿,/可惜我叫不出你的名字。/平日月明时,/月光遮尽了满天星,/总不能遮住你。/今天风雨后,闷沉沉的天气,/我望遍天边,寻不见一点半点光明,/回转头来,/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
学者兼作家钱钟书《槐聚诗存》中涉月诗不少,意蕴恬淡、意象旷达,兹择录几首其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的诗作胪列于下:
《寓夜》:“袷衣负手独巡廊,待旦漫漫夜故长。/盛梦一城如斗大,掐天片月未庭方。/才悭胸竹难成节,春好心花尚勒芳。/沉醉温柔商略遍,黑甜可老是吾乡。”
《对月同绛》:“分辉殊喜得窗见,彻骨凝魂未可干。/隘巷如妨天远大,繁灯不顾月高寒。/借谁亭馆相携赏,胜我舟车独对看。/一叹夜阑宁秉烛,免因圆缺惹愁欢。”
《山斋晚坐》:“粘日何人解练胶,待灯简册暂时抛。/心无多地书难摄,夜蓄深怀世尽包/。一月掐天犹隐约,百虫浴露忽喧呶。/碍眉妨帽堪栖止,大愧玄居续解嘲。”
《山斋不寐》:“睡如酒债欠寻常,无计悲欢付两忘。/生灭心劳身漫息,住空世促夜偏长。/蛙喧请雨邀天听,虫泣知秋吊月亡。/且数檐牙残滴沥,引眠除恼得清凉。”
《中秋夜作》:“补就青瓷转玉盘,夜深秋重酿新寒。/不知何处栏干好,许我闲凭借月看。 往年此夕共杯盘,轻别无端约屡寒。/倘得乘风归去便,穷山冷月让人看。涸阴乡里牢愁客,徙倚空庭耐嫩寒。/今夜部州同独对,一轮月作两轮看。”
浏览数: 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