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五十年代上海民间的木偶剧团

【类型】报纸
【作者】丁言昭
【简介】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江浙等地来上海谋生的人渐渐增多,木偶戏班也从外地进入上海,1914年“金玉堂”提线戏班从杭州来沪,进“楼外楼”(解放后为华侨饭店)游艺场演出。接着,苏州的“荣庆堂”提线木偶戏班相继来沪,在“天外天”(解放后为东方旅馆)游艺场表演。上海的一些“小堂名”和街头
【全文】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江浙等地来上海谋生的人渐渐增多,木偶戏班也从外地进入上海,

1914年“金玉堂”提线戏班从杭州来沪,进“楼外楼”(解放后为华侨饭店)游艺场演出。接着,苏州的“荣庆堂”提线木偶戏班相继来沪,在“天外天”(解放后为东方旅馆)游艺场表演。上海的一些“小堂名”和街头艺人见市民喜爱木偶戏,也陆续组织“声舞台”、“鸿舞台”、“共舞台”、“文舞台”、“大舞台”等提线木偶戏班。除这些民间木偶戏班外,上海文化人也曾组建过木人剧社、上海业余木偶剧社、上海木偶剧社和中国木偶剧社。解放前夕,上海木偶艺术处于枯萎的境地。

五十年代初期,上海出现8个民间木偶剧团,有五乐:“长乐”、“永乐”、“安乐”、“同乐”和“高乐”;三星:“红星”、“五星”和“金星”。为了弄清这些木偶剧团的详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即到上海市文化局、虹口区、长宁区、徐汇区、南市区、普陀区、静安区的档案馆去查找材料,并采访或写信给当事人。最近又到虹口档案馆去看了些材料,受益非浅。

 “五乐”

    江苏泰州的刘氏五兄弟到上海组建了长乐木偶京剧团、永乐木偶京剧团、同乐木偶京剧团和安乐木偶京剧团,分别由刘德胜、刘德余(刘春林)、刘德海、刘德元、刘德贵当班主,都是以家庭成员为主体。这四个戏班都是从刘家祖父“老福寿”木偶戏班里分出来的,上演剧目差不多,都是些传统京剧。操纵提线木偶。

“长乐”的团长是刘德胜,副团长是刘文彬。团员有刘德胜,及其大儿子刘文斌、二儿子刘文森、三儿子刘文华、两个女儿刘莲珍、女婿忻士林等8人,外聘3人,有虞哲光介绍的史余,负责编导和木偶制作;凌有龙,专门配音,还有一位老人,管杂务,如收门票等,共12人,是四个剧团中道具和演出设备最为完备。作为老大的刘德胜肯在服装、道具和音响、布景上花本钱,赚来的钱大部分用在事业上,他们的刀枪靶子都是在苏州定做,刀枪上涂的不是银粉,而是水银,比较讲究,还拥有一个大棚,可容纳1800个观众。“长乐”自己有两条船,一是作为戏班里的人居住,二是用来装演出的设备,大大节约了房租和运输费。

“长乐”的分配方案采取拆帐方式,将总收入的的百分二十作为公积金,百分之五作为福利金,然后按照所订股数予以分配。每天戏班供应两顿饭,逢到过年过节,每人每天至少可分得20元钱。

“长乐”操纵的是提线木偶,约二尺以上,演的都是“三国”戏和“西游”戏,唱京剧,嗓子都不错,颇有味道,只是道白就差,时常会暴露出苏北腔。经常在闸北、提篮、蓬莱三个区演出。剧目有《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列国志》、《杨家将》、《西游记》、《隋唐》、《白蛇传》等传统戏。当时文化局给他们剧团的评价是:“有一定的提线技术,能经常演出并能维持生活”。

忻士林倾向于杖头木偶,想把提线木偶转变为杖头木偶,这当然与刘德胜发生矛盾。史余到剧团后,创作过两个活报剧,其中一个叫《美帝纸老虎》,用杖头木偶操纵,放在用提线木偶操纵的戏前面演出。

有一年夏天,“长乐”到汉口演出,在中山公园里的一个小剧场,那时没有空调,室内温度至少有摄氏3940度,观众不多,收入也少,再加上团内矛盾日益增多,回沪后不久即解散。据史余在1990730日来信说:“由于文化水平低,团内矛盾不少,吵嘴打架时而有之,有时在演出之间也会吵起来,吵嘴声由麦克风传到场中,令观众莫名其妙。”

除刘德胜夫妇因年老未安排工作,改行拉洋片,放西洋景。据199087日童少宁来信说:“老大刘德胜在苏北时期还庇护过地下党员,把被追捕的同志藏在大衣箱里。解放后海门人民政府还给了刘德胜明令的表彰。”

剧团大部分人都进上海铜厂当工人,另外有三人转到镇江木偶剧团。时间在1958年。

由刘春林当班主的“永乐”,时常到外地演出,流动在太仓、常熟、嘉兴、湖州等地,

1990年我到普陀区档案馆,在《上海市普陀区文化系统全宗汇集》里找到“安乐”的消息,看到《安乐木偶京剧团组织章程》的第一条写道:“本团自1955917日报请德清县人民政府文卫科批准改组定名为安乐木偶京剧团”。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找到在嘉兴的郭文豪,他与刘德元同是安乐木偶京剧团的班主,他于1990922日写信说:剧团“上演节目都是一些传统戏(京剧折子戏神话剧)1958年划区管理,后来剧团撤销,娄勇亮、王万城、刘德元被劳教,陈田元、郭武豪进厂工作,李成俊回苏北原籍,近来情况不详,很抱歉。”

“高乐”基本演出人员,原系高乐歌场职工,以前演过提线木偶戏,因剧场营业清淡,故于19527月重新组织木偶剧团。团长缪根虎,当时45岁,无锡人。1923年至1929年在上海声舞台木偶戏班学艺,1929年至1932年当上正式木偶演员。19509月到12月在汉口民众园洪舞台当提线木偶演员。1952年到“高乐”当团长,19589月到红星木偶剧团到退休。

“高乐”共有演出人员8人,3个演员,5个音乐,其他有1个学员和1个工作人员。刚成立时,夏天聚在一起在夜花园演出,之后即各自寻找工作。根据文化局统计,“高乐”在1953年演出大约150场,1954年下半年及1955年上半年大约450场。他们除在南京西路仙乐书场前面的广场上演出外,还在浦东、闸北、北新泾等广场上演出。1954年春节后,在小剧场演出。剧目有《三国志》、《西游记》、《白蛇传》、《泗洲城》、《渔夫恨》、《水浒传》等老戏。

“高乐”于1958年解散,根据上海市文化局档案上写道:“该团提线艺术低,以唱为主,不能发挥木偶的特点”,予以淘汰。

“三星”

 “红星”、“金星”和“五星”都是操纵杖头木偶。

“红星”的前身是成立于1917年的“全福堂”木偶戏班,长期活跃在苏北农村,1953年到上海后,改名为红星木偶京剧团。当时有8个演员:陈明达、陈明芝、陈明兰、刘荣根、刘荣卿、刘荣宝、戴长龙和戴长发,和一个拉二胡的申祖厚。不久,戴氏两兄弟离去,钱时信加入。

刚刚进上海时,“红星”在露天搭棚演出,经济上非常困难,有时一整天吃稀饭,这些小青年怎么受得了。

“红星”上演的剧目很多,有百多个,都是京剧传统戏,有:《群英会》、《烧赤壁》、《甘露寺》、《三请诸葛亮》、《黄鹤楼》等。在木偶操纵技巧上也有一手,如甩发、甩胡须、吊毛、上马、踢腿、武打等。因此,当1954年捷克斯洛伐克克利培兹木偶剧团来沪访问演出时,上海市文化局邀请“红星”,还有“长乐”、“永乐”三个团,到文化俱乐部演出,招待捷克斯洛伐克木偶专家们。

19549月,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朱丹在上海闸北区俱乐部看了“红星”演出后,立刻决定请他们到北京,和中国木偶剧团交流,那时候,中国木偶剧团也刚刚成立。

“红星”在北京的东四剧场、民盟、公安部、清华大学等处演出31场。在公安部演出的那天,朱德也来看的。他们演的是传统老戏:《追韩信》、《战长沙》、《大保国》、《二进宫》、《女起解》等。由于剧团人手少,北京安排中国木偶剧团和北京市票友协会前来帮助演出。“红星”的演员均来自苏北农村,唱时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现在有北京的票友来帮忙,在听觉上让人感到非常舒服,所以剧场效果相当好,喝采声不断。

“红星”向中国木偶剧团学习了《猪八戒背媳妇》和《秧歌舞》,而北京的同行向上海学习了传统戏中的身段和把子功等。

195412月,“红星”回到上海,第二年2月,进入大世界游乐场演出,成为隶属于大世界游乐场领导的民办公助剧团。演出的剧目除老戏外,还将向北京学习的《猪八戒背媳妇》和《秧歌舞》也同时演出,引起轰动。至此,一些文化人积极参与进来,如虞哲光、陆群等,不但为他们写剧本,并为其导演,使“红星”在艺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凡木偶界有重大活动,都邀请“红星”参加。如:

1957415日,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友谊日”活动中,“红星”、“金星”、“安乐”、“高乐”、“长乐”、“永乐”、“同乐”等7个木偶剧团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代表参加木偶戏经验交流座谈会。

195955日至8日,上海举行杂技、魔术、木偶戏会演,“红星”参加演出。

1960122日至28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由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任德耀带队,“红星”前往参加,带去《追韩信》、《小放牛》、《刘氏三兄弟》和《火焰山》等剧目。

1960420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同意“筹建上海木偶皮影剧团,将红星木偶京剧团改变为全民所有制”。同年61日上海木偶皮影剧团正式成立,将“红星”全部并入“上偶”。

“金星”分两个阶段,1953年至1954年称金星木偶京剧团,班主是武习稳;1955年至1957年称金星木偶话剧团,班主是周杰和柏乐受。

由于“金星”的材料奇缺,我在19907月写信给曾经是金星木偶话剧团成员的朱炳富,问有些什么人,演过什么戏等。据他回忆,当时有周杰、周吉芳、周炳、柏乐受、保次眉、黄志礼和朱炳富等11人。演出的剧目有《神灯》。保次眉生于1925129日,由汪明生介绍,在19555月进入“金星”当演员,到19566月即离开“金星”,由刘芳介绍,加入“红星”。朱炳富生于1925年,19岁进老城隍庙学习佛像雕刻技术,1954年进“金星”担任木偶制作技术人员,制作了《神灯》等剧目的全部木偶,创作出在木刻木偶头中装置活动眼睛、活动嘴巴的技术。1957年“金星”解散后,调入“红星”,是该团第一位专职的木偶制作技术人员。

“五星”成立于1952年,1958年解散。班主姜含章。成员有陈阿庆、陈阿金、凌有龙、徐光荣、俞德群、朱长友、周爱林、徐协成、姜延章等。这些人都是来自江苏农村,有的出生于世家木偶,如陈阿金和陈阿庆两兄弟,从小跟父亲陈盛爵学木偶戏,与舅舅陈时右、表兄王文根,都是镇江市民福木偶京剧剧团,后又参加泰兴民胜木偶剧团,到上海加入“五星”。

听说陈阿庆后来调到扬州木偶剧团,我就跟踪追击到扬州,请朋友查找他的档案,才得知一些情况。“五星”解散后,陈阿庆回到泰兴民胜木偶剧团,1973年随团调入扬州木偶剧团,均为主要操纵演员,在《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羿》中都担任重要角色,曾随团出访过日本等国。1988518日去世。

后来我在泰州乡下找到陈阿金,他在199075日的来信中说:“五星木偶剧团于1952年成立,成立时道具很少,只有两个衣服箱,我是1953年经陈洪章先生介绍到五星木偶剧团的。剧团发展很快,在浙江杭州演出得到群众的欢迎,在浙江省巡演不到半年队伍扩大,道具灯光发展到有两卡车多,在舟山岛演出,受到海军官兵的好评、奖旗许多。”演出的传统戏和现代戏有:《萧何追韩信》、《包公打鸾将》、《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白蛇传》、《水漫金山》、《红灯记》、《铁道游击队》等。在谈到剧团解散的原因时,陈阿金说,当时团里有两个国民党军官姜含章和徐协成,在“三反”“五反”时被抓,因为他们都是剧团的负责人,因此就解散了。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就只有“上偶”一个木偶剧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