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的办报观

【类型】报纸
【作者】庞荣棣
【简介】 史量才之所以成为一代报王,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留下一部堪称清末民初“史记”—《申报》和刚直不死的精神品格。他接触新闻纸自1904年《时报》创刊始,时值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晚期,也是社会改革、开放、动乱期,大批外国传教士络绎不绝来华,促使报纸业处于萌发状态。《时报》是狄平子自日本奉其师友康梁宗旨来沪创
【全文】

 

史量才之所以成为一代报王,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留下一部堪称清末民初“史记”—《申报》和刚直不死的精神品格。他接触新闻纸自1904年《时报》创刊始,时值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晚期,也是社会改革、开放、动乱期,大批外国传教士络绎不绝来华,促使报纸业处于萌发状态。

《时报》是狄平子自日本奉其师友康梁宗旨来沪创办的保皇党机关报。他交游广,热情好客,自然门庭若市。为此,特辟了间供宾朋、员工议论天下大事、聊天、娱乐的场所,名曰“息楼”。上海女子蚕业学校长史量才是每天必到的常客,他于1908年兼任了《时报》主笔。狄平子因办报实践与康梁保皇宗旨逐渐产生分歧、冲突,但又处处受制于康梁,很是苦恼无奈。道不同不与为谋,最后与康梁分道扬镳。史量才从中悟出自己的新闻观:报业非寻常事业,它负荷着历史沧桑,维系着国运民命。办报纸就不能接受任何党政派系的津贴,要自身私德过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便于承担一份国民的责任,他选择经营报纸191210月,他毅然盘进我国资格最老的老牌《申报》,开始了独立办报生涯。他的新闻观既受有着200多年办报经验的英美等国影响,又传承着我国优秀史官秉笔写史的精神,随着他办报实践不断丰富而加强,值得今人借鉴、珍惜。

史量才认为,办报的天职在于为社会立言论机关、为历史作真实记录;报人的天职在于据实报道,今天的新闻即明天的历史。他重视以纪实的报纸为社会建立档案,珍视前人忠实记录的历史资料,深感报纸对“以史为镜,可知更替”古训传承之特别意义。尽可能建立完整的档案,为后人修史提供便利。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天下为已任的自觉,不让他经手的报纸因种种诱惑沦为一笔糊涂帐,遗留给后人一部偏面乃至真假难辨、是非不明的历史。他上任伊始就刊登出《征收全份旧申报》的启事:反复刊登此广告达117次,历时9个月,自19133171131日止。多年的征求、追寻,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终于打动了沪南一位名张仲照号笙香的老人,自《申报》问世那日起,他整整订阅、收藏了40年《申报》。笙香老人的无偿捐赠,弥补了《申报》自1872430创刊到史量才接办的40年资料缺损。1928年的申报二万号庆祝会上史量才的讲演再度表达了这份良苦用心:“慨自17年中,兵争俶扰,而国家之文献荡然无存。一旦政治清明,朝失而求之于野,此戋戋报纸,或将为修史者所取材乎。”“史家办报”的精神、动机洋溢于言词间,贯穿其办报始终。经理张竹平的《余所纪念於此纪念日者》为史量才的办报理念新闻观作了更明白地阐述:“或谓申报乃历史之缩影,申报馆乃历史馆,申报同人即编篡历史者。……报纸……实为庄严伟大之公共事业。……本报以大无畏之精神,抱大牺牲之决心,认定此与寻常业务不同。营业固当顾全,然为利公而非利私,故经千锤自炼,而不移此志。”“利公”与“利私”是人的道德品质高下、善恶最好的试金石,是崇高与低俗分水岭。一张报纸公字当先,乃国家社稷之大幸,青史就不会变色。

《申报年鉴》主编张梓生在《个人记忆中的史先生》中写道:“史先生的希望新闻事业对国人有所贡献的宏愿於此略略可见。史先生遇难后年鉴社同人輓词的上联用‘殚志觉民,岁计编摩存史料’,就是据刊行年鉴的旨趣着笔的。”史量才为1932年开风气之先的《申报年鉴》创刊撰写了《申报六十年发行年鉴之旨趣》,阐明“屏除彩觞徵逐之习俗,而加重其自身之责任……同人废虚荣尚实务……而年鉴之统计史表,则又足以包举日报月刊而增补其未能详於旦夕经月之间者……同人深知民族生命之系于文化,文化之传后无穷者为历史……求治者以史为鉴,同人则以史自役。”从民族考虑,为后代着想,强烈的时代使命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溢于字里行间。

史量才身体力行贯彻落实他的“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为民喉舌”办报宗旨,捍卫报人天职,身先士卒,不惧前面有刀山火海或是悬崖深渊。1915年,袁世凯为做皇帝,需要报纸为他复辟帝制宣传鼓吹,影响力巨大深远的老牌《申报》更是被首选对像,便派人携重金来沪运动、行贿报界。这恰恰在史量才被原《申报》馆主席子佩诬告,官司输得惨重,急需巨额资金的困境中,但他不为所动,相反于次日将这一丑闻揭露于《申报》报端。在最高当局要求与民心民意、与办报原则发生冲突时,他毫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义无反顾地抵制,无畏、鲜明地亮出了自己为社会、历史办报的立场不可动摇!若没孟子的“三不”为底蕴,若没“壁立千尺,无欲则刚”的人格,何来利公不利私的报格!

他的新闻观几与西方报界领袖的隐相吻合。1918年,申报新大楼落成后,国内外来宾络绎不绝来参观访问。1921年,英国《泰晤士报》主人、世界报界泰斗北岩爵士来参观,就高度赞叹:“百闻不如一见”“世界幸福之所赖,莫如有完全独立之报纸,贵报与敝报差足与选。”;同年、月,厠身报界40余载的美国新闻学家、新闻出版协会会长格拉士先生说:“列邦报纸亦多能有独立精神不受治潮流之浸润与打击。如是则心力专一,得惟人民之幸福是谋。故深愿贵国报界亦莫不如是。”史量才致答词:“虽十年来政潮澎湃,敝馆宗旨迄今未偶迁。孟子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屈’与顷者格拉士君所谓‘报馆应有独立之精神一语,敝馆宗旨似亦隐相符合,且鄙人誓守此志,办报一年即实行此志一年也”。何等坚定不移、言行如一!不失为孟老夫子“三不”的忠实传人。

1931年,天津四大金刚报之一的《庸报》新馆落成,作为该报兼任董事长,史量才的玉照与贺文刊登在《庸报新屋落成纪念增刊》首页上,贺文最后一段语重心长地发表他对新闻家私德的观点,并寄殷切希望于新闻家重视私德的养成,从而挑起“国魂民命”重任。贺文中写道:“新闻家国医也,黄莲苦口而不能死人,一日不死,则国医之重任一日不容息其肩。吾知报界中不乏年富力强饱学深思之士,当此国病垂危,必能併力同心诊察其症结所在,处方下处,起死回生,挽救浩劫于万一……新闻家既为国医,国魂民命系焉,其私德可不重乎?新闻家私德唯何?慈、廉、忠、实而已。”这“慈”就是要对假丑恶无情揭露之、评剖之;“廉”指自重自律,拒贿反贪;“忠”指赤胆忠心捍卫国家利权、抵抗外侮,关爱民众,做民众喉舌;“实”指敬职爱业,翔实无妄、忠实记录。这与他的“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的准则一脉相承,无不散发着峰巅巨人私德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