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顾冷观的编辑生涯

【类型】报纸
【作者】 顾晓悦
【简介】     我的父亲顾冷观字育仁,1910年阴历八月初九出生于江苏崇明城桥镇(现为上海崇明县)。崇明虽属弹丸之地,但文化荟萃。辛亥革命时,许多有志之士留学东洋,县城之内取消私塾,办起一所所中学、小学和女校,父亲就读的城南小学就是一个“洋学堂”,用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设有四年制初小,三年制高小和
【全文】

 

    我的父亲顾冷观字育仁,1910年阴历八月初九出生于江苏崇明城桥镇(现为上海崇明县)。崇明虽属弹丸之地,但文化荟萃。辛亥革命时,许多有志之士留学东洋,县城之内取消私塾,办起一所所中学、小学和女校,父亲就读的城南小学就是一个“洋学堂”,用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设有四年制初小,三年制高小和四年制中学。每晚父亲被逼着读书、作业、默写。在昏黄的油灯下,祖母一边织布,一边督促着父亲。

父亲十二岁丧母,学业中断,被祖父送到上海某机器厂当学徒谋生。此厂地处提篮桥附近的舟山路,四周皆是荒地。父亲夏天睡阁楼,臭虫成堆;冬天睡在灶下以取暖。师父和师兄能上桌吃饭,轮不到上桌的他只得挟点菜,端着饭碗蹲在门口吃。父亲不仅见识了生活的苦涩,也领略了人情的冷暖。这样的艰难生活不到二年,工厂倒闭,父亲回到正在英国领事馆当信差的祖父身边,父亲重新入学后专攻英语,以便进英领馆接替祖父之职。为了贴补生活,父亲开始了半工半读生涯。

据父亲晚年时回忆,当年常伴领事的女儿玩耍,因此学得一口好英文。领事先生离任回英国前曾邀父亲同行,但由于祖父的反对而不果。倘若父亲当时去了英国,他的命运定会大不一样,但这世上便没有了我们姐弟五人!父亲刚成年, 我的太祖母和祖父便相继去世,父亲擦干眼泪, 埋葬了这世上他仅有的两个亲人,独自去应付更加艰辛坎坷的人生和迎接社会的挑战。

一、主编《上海生活》

青年时代的父亲喜欢动笔投稿,向往做一个自由职业的文化人,不久他就辞去了英国领事馆的差使,先与友人合办过一所小学失败,后来他考进一家出版社做校对,虽然工资少地位低,却因此广交文友,也逐步了解了印刷的程序,为他以后担任杂志编辑准备了条件。半年以后父亲被联华广告公司招聘为广告文学撰写人员,同时编一本广告杂志。父亲刻苦努力,很快熟悉了工作,能独当一面地负责编文字、跑印刷所又兼当校对而受到重用。公司方面管吃管住,父亲的生活稳定了下来。

联华广告公司创办于1935年,坐落在宁波路470弄4号,是由原来《申报》的经理张竹平经营的联合广告公司与华成烟草公司合资组建的。该公司主要经营路牌、报纸、杂志、电影等项广告和印刷业务,还常常发行一种号称《广告刊物》的通俗杂志,随大报免费附送。不久,联华广告公司业务扩大,聘请父亲主编另一份月刊《上海生活》,以广告宣传来拉拢客户。当时《新闻报》是上海报纸中广告篇幅属多的一家。由于广告多,日报挤不下,乃办《新闻夜报》,以吸收更多的广告,增加收益。《新闻报》曾一度与联华广告公司合作,以该公司出版的《上海生活》免费赠送给《新闻夜报》订户,以示优待,既发展了自己的订户,又提高扩大了广告宣传的效用,营业蒸蒸日上,收益自然也增加了。而《上海生活》也因随《新闻夜报》附送,发行量剧增,发展为上海不可多得的一份综合性月刊。老板喜出望外,同时聘请他担任了《新闻夜报·烟景周刊》的编辑。

这份《上海生活》从1937年1月出版至1941年12月终刊,共出版了48期。在第七期的启事上曾表示:“本刊发行之旨,原谋产销合作,出品者藉广告之宣传,得与读者接触,读者由广告之介绍,获价廉物美之货,故文字与广告,有各尽其美之妙。”《上海生活》的编辑风格与风靡一时的小报相类,言情、武侠、帮会、黑幕盈篇累牍,但也刊登了不少文史掌故和市井小品。正如创刊词所言:“严守的立场,是要杂而不芜”,在内容上“不空虚,不无聊,不低级趣味,文字力求通俗,内容却力避庸俗”。所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在2006年7月将它作为海派文化和60年前上海滩上的真实写照予以精选重版。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租界为日军全面占领,上海沦陷,《新闻夜报》停刊,父亲主编的《上海生活》也随之而停刊。

助人为乐是父亲最优秀的品质。经过摸爬滚打的辛苦,他深知没有背景且无靠山的年轻学子文化界有多难,决心帮助他们成材。他编辑的《小说月报》为文学界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新人,如东吴系的小姐作家施济美、俞昭明、程育真等人,都是父亲在组织“大学生征文比赛”之中,识拔、挖掘出来的新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名家。父亲还通过这本杂志团结了一大批滞留在上海的老作家。陈伯吹一度靠翻译谋生,获得父亲的协助,其译作《绿野仙踪》,《小夏蒂》,《出卖心的人》等都陆续发表于《小说月报》。其他的作家还有周楞伽、赵景深、谭正璧、钱今昔等人。

二.主编《小说月报》

1940年10月, 联华广告公司聘请三十岁的父亲主编《小说月报》。这是一本大型文学刊物由联华广告公司出版部发行。发行人陆守伦,主编顾冷观,助理编辑是吕白华和后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的现代文学专家丁景唐先生。刊物的名誉顾问是严独鹤。杂志注重长短篇小说,兼涉笔记,散文,译作,报告文学等。不少作品反映都市生活下各阶层人士生活现状和心态,曲折地反映了抗日的爱国思想,其撰稿人既有所谓鸳鸯蝴蝶派的包天笑,周瘦鹃,程小青,张恨水,秦瘦鸥,郑逸梅等名家,又有周楞伽,文宗山,钱今昔,徐开垒等文学新人。到1944年11月停刊,共出45期,系上海“孤岛”时期和“沦陷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文学期刊之一。(见《上海出版志》)

上海出版的《小说月报》,大致有三种,最早的一种是1907年创刊的24刊本的,主编是亚东破佛,由竞立小说月报社发行,但仅仅只出了两期就停刊了。另外一种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前期是由恽铁樵、王西神主编,鲁迅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发表在此。1921年12卷开始改由茅盾主编,成为培养新文艺作家的摇篮。我父亲顾冷观主编的《小说月报》,在培养新进作家,交流文化思想,团结新老文人,保留民族文脉,缓解文化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压力方面,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在《小说月报》《创刊的话》一文中父亲写到:“上海自称为“孤岛”以来,文化中心内移,报摊上虽有着不少的东西;但是真正适合胃口的,似乎还嫌得不够。”他大声呐喊要为上海市民提供精神食粮。《小说月报》以小说为主,散文小品为辅。作者必须在纯正的原则下提起笔来写作品,这绝对优胜于那些空虚的,无聊的,低级趣味的文字。作为此文的尾声,父亲呼吁在校或从业的青年阅读小说,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一种良好的发展。并且明确的指出:此刊的出版为失陷遭劫的市民提供一点新鲜的食粮。

在编辑方针上,我父亲高扬三个特点:一是新旧小说并重,没有门户之见。二是各种体裁兼备,广泛团结作家。三是注意提携文学新人   

上海沦陷以后,文学创作的语境发生了改编,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文学开始变体。文学创作和产生的空间备受挤压,新文学作家的撤离和沉默,抗日报刊被勒令停办,各大书局被查封,原本成熟的文学生产体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使得期刊的中心地位更加明显(见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

这本大型文学刊物的最初几期,执笔者全是鸳鸯蝴蝶派的老作家如张恨水、包天笑、顾明道、程小青等,销路有限。大约从第6期起改变方针,开放大部分篇幅,吸取新文学作家的作品,赵景深、魏如晦 (钱杏邨) 、胡山源、周楞伽、陈伯吹、钱今昔、陈汝惠、文宗山等作品也时见该刊。这样,新旧合流于同仇敌忾的旗帜下,吸引了不同爱好的读者们,成为当时影响最大、销路最畅的刊物。当时的上海滩有三大文艺刊物之称的是《小说月报》、《万象》、《大众》。
   《小说月报》成功地为上海市民提供了新的精神食量,刊登过为数不少的抗日作品。委婉曲折地反映了抗日救国的主题,陈汝惠(陈伯吹之弟)曾将朋友从内地传来的中国空军抗日的英雄事迹构思成小说《死的胜利》,在空军节完成并发表,著名老作家沈寂在散文中除了追述爱国作家陈汝惠《死的胜利》一文之由来,并且评论了陈汝惠此作是“孤岛”时期少有的正面描写抗日战争的小说。沈寂在此散文中进一步报导, 之后陈汝惠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小雨》,《捕珠手》等作品。充分反映了作者抗日爱国的热情。其实当时沈寂在白色恐怖笼罩下曾转到苏南加入过新四军,在大学读书时曾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关进日本宪兵队受刑罚。他的第一篇小说《暗影》就是刊登在顾冷观主编的《小说月报》上的。
    左翼作家周楞伽当年也是《小说月报》的撰稿人之一。其中《断了的三弦琴》,写的是一位爱好音乐的抗日爱国者在经历爱情时,却因为主张抗日而被日寇捕去,文笔隐晦,颇具散文诗的意境和语言,曾经深受《万象》编者陈蝶衣的欣赏,在《万象》创刊之前,陈蝶衣曾经叮嘱周是否能够创作类似这样的作品。周楞伽还创作了长篇小说连载在《小说月报》上,题目是《花都蒙尘记》,用法国人民组织地下游击队抵抗希特勒的故事,迂回曲折地表达,中国人民的抵抗侵略的不屈精神。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忆及自己曾两次险遭日本宪兵逮捕。第一次是在1944年秋冬之交,幸亏由《小说月报》编者顾冷观通知,说是毛羽告诉他的。

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曾经化名夏雷,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创作小说和外国翻译作品。他还积极帮助我父亲拉稿,周楞伽就是通过他的弟弟陈汝惠拉来的。
    其后父亲又
主编了《茶话》。《茶话》创刊于1945年6月5号,仍由上海联华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编辑人顾冷观,吕白华。这二位都编过杂志,吕白华还是书法家。办到第8期,吕白华不知何故,退出了《茶话》,接替他的是申小迦。《茶话》共出版了35期,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停刊。期间周楞伽先生用杜惜冰的笔名写了两篇纪实小说《方先觉衡阳脱险记》,《齐学启蒙难记》,都是反映国军将领抗日救国的事迹。

 

解放后, 父亲一直在中学教书,湮没无闻五十年初,他还曾一度在“船舶修造业同业公会”兼职。后来家母也在上海第四聋哑学校谋得一份教职,工作努力,很快学会手语,口语也教得好,业务突飞猛进,不久即任 “四聋”的代理校长还被邀请去北京教育部开会。那时全家生活宽裕,父亲心情很好,常展笑颜。 身为长女,我最得益于父亲。记得我七岁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便开始教我写作文。也许在他内心深处曾希望我能传他衣钵。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非常着迷于文学,喜欢看小说。然而,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父亲曾对我说,握笔杆谋职太危险,但却告诫我一定要好好学中文,因为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文化。1958年起父亲开始传授我写论说文,为我受用一生。后来我负笈美国,能顺利地写出论文而获物理博士学位, 与父亲早年教导有关。

父亲生活极为低调,从不夸夸其谈,更不在子女前提起他的光荣历史。“英雄不谈当年勇”及“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他一生信守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