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创作《子夜》初衷

【出版日期】2019-01-15
【类型】报纸
【作者】姚一鸣
【简介】茅盾长篇小说《子夜》我是在初中时看的,记得那时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月的重版本,版权页上写明1953年9月北京第1版,书的封面是淡蓝色的。再读《子夜》时,时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起因是购到一本1953年9月北京第1版《子夜》,读后不禁对小说的写作和版本产生了兴趣。对于茅盾的《子夜》已有不少研
【全文】

茅盾长篇小说《子夜》我是在初中时看的,记得那时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月的重版本,版权页上写明19539月北京第1版,书的封面是淡蓝色的。再读《子夜》时,时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起因是购到一本19539月北京第1《子夜》,读后不禁对小说的写作和版本产生了兴趣对于茅盾《子夜》已有不少研究的文章,从小说的主题、语言艺术,到创作背景、在文学史上地位等。还有海外汉学的研究,如瑞士冯铁在《在那波里的胡同里》中,研究了《子夜》手迹本,得出了不少有意思的结论。再读《子夜》已不仅仅关乎小说的内容,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寻一些小说《子夜》书外的故事,和茅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创作状况,以及形成这部小说的前前后后,这也是一个可延伸探讨的话题。

按照朱金顺《在鲁迅先生笔下寻找〈子夜〉版本》一文分析梳理:长篇小说《子夜》自19331月开明书店初版以后,根据这个版本,到195112共印行了二十六版,全书十九章,共577页,其实在19346《子夜》四版时,因为国民党的文网政策,这个版次以后是有所删节的(瞿光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中有详细描述),四版后改为54919539月北京第1版的《子夜》是新一版了,页数也已缩减为四百多页,这个印本至2000年印了三十一次,印量将近百万册。可见此书的受欢迎的程度,也是对《子夜》这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的极好肯定。

《子夜》在几个版次中,作者茅盾都写有后记,其中197710月为《子夜》重版写的“再来补充几句”中,茅盾细诉了最初的构思:

“《子夜》原来的计画是打算通过农村(那里的革命力量正在篷勃发展)与城市(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比较强大的)两者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加强作品的革命乐观主义。小说的第四章就是伏笔。但这样大的计画,非作者当时能力所能胜任,写到后来,只好放弃。而又舍不得已写的第四章,以致它在全书中成为游离部分。同时,单写城市工人运动,既已不能表示当时的革命主流,而当时的城市工人运动在李立三路线的错误指导之下,虽然声势浩大,敌人惊恐失措,而革命力量也蒙受了不少的损失,这就使小说的气氛,虽有悲壮之处,而大体仍然暗淡,显不出中国革命进行的伟大气魄与最后的必然胜利的前景。……”

这是茅盾在时隔五十五年后,1977年所作有关《子夜》的写作说明,道出了重版小说《子夜》的一些缘由及创作时的初衷。显然这篇文章要比1932年所写的后记长许多,但文中涉及的“第四章游离小说主线之外”、“描写农村革命不够”、“写城市工人运动不够深入”等,都是小说《子夜》发表后受批评的主要几点。再对照1932年的后记,似乎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是在构思时是有缺陷的,描写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最后的落笔必定是批判,而运动者及工人群众,归结必须是革命和斗争。那么茅盾当初在创作《子夜》时,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茅盾在晚年所作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月版),其中《我走过的道路》中册有一章《〈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有诸多小说创作的回忆。茅盾创作小说《子夜》有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的企图,当初拟小说提要时,作者本以都市一一农村来作一部划时代的创作,但这个设想很快被作者自己所否定,一方面是由于力所不能及,另一方面写自己不熟悉的情节,没有把握。在写了起初的四章以后,茅盾在听取了瞿秋白等好友的意见后,不得不重起炉灶,仅保留了写农村的第四章。重新写的小说以城市为中心,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为贯穿始终的人物,通过民族工业资本家与买办资本家的明争暗斗,也涉及丝厂工人的罢工、证券交易所形形色色投机客、农村的暴动等。

茅盾当初所拟的小说提要,和最后完成的小说是有差异的,如重要人物工贼屠维岳、冯云卿冯眉卿父女俩的故事等,在提要中均未提及。《子夜》诞生于1930年这个多事之秋,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以及中国是进入了资本主义,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些论争给了茅盾以极大的震动,而小说中素材的来源,据茅盾回忆:“我常到卢表叔公馆去,跟一些同乡故旧晤谈。他们是卢公馆的常客,他们中有开工厂的,有银行家,有公务员,有商人,也有正在交易所中投机的。从他们那里我听到了很多,对于当时的社会现象也看得更清楚了……”茅盾最初的构思即来源于此,从“棉纱”“证券”“标金”,到最终的《子夜》,茅盾的创作是经历过一番波折的。

读《我走过的道路》,好象总有一种不满足感,如所抄的小说提要和小说《子夜》出版后的评论,以及茅盾患眼疾的医治过程,占了很大的篇幅,至于吴荪甫、杜竹斋、林佩姗、屠维岳、赵伯韬等主要人物的原型和来历,文中都没有说明,可能因为是时隔五十多年后的回忆,是否当初的一些想法和念头已无从想起。这不由使人想到茅盾在《子夜》初版时作的后记,虽不足千字,但透露了大量的信息。其中有一段写道:“我的原定计画比现在写成的还要大许多。例如农村的经济情形,小市镇居民的意识形态(这决不像某一班人所想象那样单纯),以及一九三O年的‘新儒林外史我本来打算连锁到现在这本书的总结构之内;又如书中已经描写到的几个小结构,本也打算还要发展得充分些;可是都因为今夏的酷热损害了我的健康,只好马马虎虎割弃了,因而本书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一一偏重于都市生活的描写……”

茅盾《子夜》创作时间是193110193212月,将近有一年多的时间,按推算之前重写的三章也在内。茅盾文中提到的“一九三O年的‘新儒林外史”,显然和其当初庞大的创作计划有关,这其中至少透露出二个信息:一是茅盾要创作一部如吴敬梓《儒林外史》般可以传世的小说,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儒林外史》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一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败坏的风气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借古讽今,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二是茅盾的《子夜》创作,是受到《儒林外史》影响的,在表现1930年代的社会的复杂性和世俗的风气方面,是脉承了古代讽刺小说的特色,虽然《儒林外史》表现儒生形象,《子夜》反映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人物众生相,其内在的风格应是一致的。

茅盾本来想把这众生相,“连锁到现在这本书的总结构之内”,但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一个是健康的原因,另一个是当茅盾“提笔要根据分章大纲写成小说时,就感到规模还是太大,非有一二年时间的详细调查,有些描写便无从下手。而我却无法储备一二年的生活费以便从事详细的调查。而且关于军事行动的描写,即使作了调查也未必能写好,因为我没有在部队中工作(即使是政治工作)的经验。于是就有再次缩小计划的考虑,彻底收起那勃勃雄心。”(《我走过的道路》中册)

茅盾是坦诚的,在他创作小说《子夜》时,本是想把吴荪甫的家庭关系方面,以及社会关系串联出一部新儒林外史的线索,以城市资本家间的暗争为中心,农村的斗争为副线,构筑出一幅三十年代社会的绚丽场景虽然茅盾在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无提及,但《子夜》初版作的后记中,作者是有所想法的。这部“新儒林外史 应该包含小说《子夜》,其实从幸运保存的小说提要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情节安排,都要比《子夜》更丰富。

小说《子夜》创作前后一段时间,也就是1930年代初期,是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其间茅盾创作了以小市镇上一爿小商店命运的中篇小说《林家铺子》(初名为《倒闭》,《申报月刊》刊出时改题《林家铺子》),以江南农村的新动荡为背景,刻划出在夹缝中生存的林老板形象,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接着茅盾又创作了著名的《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以及《老乡绅》、《当铺前》、《乡村杂景》等农村题材的小说,分别刊于《申报月刊》、《现代》、《文学》、《正路》、《论语》、《绸缪月刊》、《太白》等刊物。可以讲,小说《子夜》未及展开的农村生活描述,在1932年至1933年间茅盾用其他类似题材小说的创作,进行了弥补。

一九三O年的‘新儒林外史 茅盾最终没有写成,却完成了一部1930年的《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