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生


 

蔡楚生(1906~1968)

广东潮阳人。童年在家乡读过私塾,并从事农田劳动。12岁时便到汕头一家杂货铺当学徒。他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对文学、美术、音乐、书法等都有所涉猎。其间,他积极参加工会的戏剧活动,并组织了“进业白话剧社”。1926年,与人合作编写了滑稽短片《呆运》,以夸张的场面,离奇的情节,揭露“汕镖”(当时汕头发行的一种彩票)的骗局,这是他对电影最初的习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因受迫害而只身潜来上海,进入华剧影片公司干勤杂工,也搭布景、写字幕、当剧务,后升任副导演。1928年,在《新银星》上发表杂文《水银灯下之奇女子》,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1929年参加明星影片公司,担任郑正秋的助手,拍摄了《战地小同胞》、《桃花湖》等影片。1931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翌年,他独立编导了影片《南国之春》,情致缠绵,笔触纤细,但对电影形式的把握尚显幼稚。接着,又拍了《粉红色的梦》,由于脱离现实去追求“诗般的梦幻”,受到左翼评论的批评,他自己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帮助。

一二八淞沪战争发生,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他在爱国热潮的驱动下,与史东山、孙瑜合作拍摄影片《共赴国难》,成为他思想转变的契机。1933年2月9日,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在上海正式成立,他被选为执行委员。“宣言”号召开展“电影文化的向前运动”,建设“新的银色世界”。

1933~1949年,是蔡楚生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先后完成了《都市的早晨》(1933)、《渔光曲》(1934)、《新女性》(1935、孙师毅编剧)、《迷途的羔羊》、《王老五》(1937)、《联华交响曲·小五义》(1937)、《孤岛天堂》(1939)、《前程万里》(1940)、《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集,1947,与郑君里合作)等影片,还编写了《飞花村》、《血溅宝山城》(与司徒慧敏合作)、《西湖春晓》等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渔光曲》不仅在国内轰动了影坛,在国际上也赢得了荣誉;《一江春水向东流》则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也是蔡楚生电影创作的新高峰。

建国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副局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副主席,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8年,他在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导了影片《南海潮》(上集),依然保持了他早期作品的艺术特色。此外,他还发表了电影理论、评论与影事回忆等文章多篇。他的电影创作,一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紧扣时代的脉搏,倾诉人民的心声。他始终立足于写人,通过人物的命运,努力发掘和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