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报纸
【作者】姚一鸣
【简介】 见到这本七十二年前出版的土纸本《小东西》,有些震撼,封面由于时间的淘洗,绿色的树叶图案和书名都已淡得看不清,浸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土纸本《小东西》署亚尓风士·都德著,李劼人译,作家书屋1943年11月刊行,收入“法国文学名著译丛第一种”。作家书屋是姚逢子在重庆办的出版机构,抗战胜利后迁至上
【全文】
见到这本七十二年前出版的土纸本《小东西》,有些震撼,封面由于时间的淘洗,绿色的树叶图案和书名都已淡得看不清,浸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土纸本《小东西》署亚尓风士·都德著,李劼人译,作家书屋1943年11月刊行,收入“法国文学名著译丛第一种”。作家书屋是姚逢子在重庆办的出版机构,抗战胜利后迁至上海。长篇小说《小东西》全书共分二部,版权页标为渝一版,这不是这部法国文学名著译著的第一次出版,是译者李劼人的重译本。
《小东西》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868年,小说以半自传形式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小东西》主人公达尼埃尔·爱赛特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父亲是一家丝绸厂的厂主。达尼埃尔自幼体弱,个子矮小,被同学们戏称为“小东西”。由于家道中落,小达尼埃尔很早便不得不自谋生路。经朋友推荐,小东西在一所学校谋到了一份工作。然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他无法适应学校里没有生机的生活,他不仅常常遭受到欺负,繁锁的校规也压抑着他,最后还被他的最好的朋友所出卖。绝望的小东西离开了这所学校,前往巴黎,投奔在那里做私人秘书的哥哥雅克……小说用清新明快的文字描写一个个场景和事实,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体现出含蓄的讽刺和批判精神。
都德的小说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民国初期,由胡适翻译的小说《割地》,发表在1912年11月初的上海《大共和日报》上(《割地》即都德著名小说《最后一课》)。《小东西》传入中国是也在民国早期,1914年由恽铁憔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第五卷第十二号上,刊登了廖旭人翻译的《猎帽记》,又译为《达哈士孔的达达兰》,这其实是用文言翻译的都德小说《小东西》节译,其后又有《知县下乡》等译文。致力于法国文学翻译的李劼人所译的《小物件》(也就是《小东西》),是都德小说《小东西》的第一个全译本。19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但李劼人对此译本并不满意。
“及至数年后,能够读法文了,故在中华民国十一年,作第二部翻译时,(第一部译的是莫泊桑的《人心》,曾于民国二十年改译过)便选中了《小东西》这部书。当时本应译为《小东西》的,却偶然怀疑东西这一名词,好像不甚谐俗,因而改译城《小物件》。出版之后,许多朋友说及,认为‘小东西’一词较妥,可是业已印出了,不好改变。这也和在民国十一年春,匆匆将其译毕,未能仔细校正,便任其印行,及至自己发现了不少可以改易之处,写信去与出版的中华书局编辑部朋友商量时,朋友第一便不赞成修改,其次不得已时,仅能在每一行改若干字,而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说是如此方好移动版子。倘改多了,而字数与原版不合,则须花钱另排。堂堂书局不能为区区一本小书,费钱费事,乃至费神,这于天理人情,自是应该的……”(李劼人《改译细说由来》,作家书屋1943年11月《小东西》序言)
李劼人译《小物件》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在引起文坛一定反响的同时,也有读者指出了李劼人译文的错误,这使李劼人十分内疚和不安,总想找一个机会重译。其间中华书局也约请李劼人改译一些法国文学,但那时李劼人身心俱疲,发誓不再译稿,因为遗憾太多。1933年四十二岁的李劼人,应老朋友卢作孚之邀,出任民生公司机器修理厂经理一职,并在重庆住了有两年多的时间。1938年李劼人创建成立嘉乐制纸公司,并自任总经理,公司下设重庆、成都、乐山等分公司,嘉乐制纸公司发展很快,也实现着李劼人实业救国的梦想。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沿海及中南地大部份沦陷,入川纸张断绝,而四川作为大后方,渐渐成为国民党中央政府经济文化中心,纸张的需求量也增加,这给嘉乐制纸公司发展带来了机遇。
1943年初,李劼人因嘉乐制纸公司业务的事情,曾多次到重庆,在马宗融先生的介绍引荐下,认识了作家书屋的姚逢子。马宗融建议李劼人可暂时放一放嘉乐方面的工作,专心的著译一点作品,其实这也正切合李劼人的心思,作一名公司的官吏,并不是李劼人的的追求。在与姚逢子的交往中,双方对于文学振兴的各种想法颇为一致,姚逢子询之以前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旧译本,能否拿来在作家书屋重印,李劼人正为其旧译有不少错误无法修改而犯愁,现有机会重版,是再好没有的事了。于是李劼人找到中华书局经理李叔和商议,把《小物件》、《人心》、《马丹波娃利》、《爱里萨姑娘》四部作品先行解约,有机会再寻其他出版社出版。
同时,李劼人在请辞嘉乐制纸公司未果的情况下,请了三个月假,一方面为了养眼病,另一方面开始重译《小物件》,姚逢子也答应等译毕则尽快的出版。在重译《小物件》过程中,李劼人由于未留原印的译本,无奈只能从旧书摊上高价买回了一本,重译的过程是艰苦的,除了并未完全好的眼疾以外,对于如何进入一种翻译的状态,李劼人是付诸出一定努力的。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后期,李劼人虽处于大后方成都,一样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影响,可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在李劼人《小东西》序言《改译细说由来》中,叙述了写作译稿的困难,和收支的情况:
“眼疾并未十分痊可,嘉乐的职事也并未完全摆脱,(不过从六月一日起,请假三月,一事不问,这却委实的办到了。)我遂动了手,依然不敢作文章,依然不能按照许多朋友的期望,更不愿作盛世危言的小说,虽然材料多得不成名堂。还是犯了咒神,将二十年前就已心赏的一部法国小说,叫《单身姑娘》的,译了出来。一直到旧历端午节之日,虽然译毕,约有十二万字上下,已交由陈翔鹤先生去了,何年何月在何处出版,则非我之所欲问,译出来就算了了心愿,若还想从这上面来几文钱买粮食,那真是做梦。据说成都某书局购稿费最高了,自作者每千字七十元。翻译者则降为五十元。若十二万字,要我发奋来自做,顶少一个半月,倒还勉强,则一次买断,可得八千四百元,在六月底的成都,尚可买米四市担四市斗。寒舍吃饭闲口,主客大小常川九张,再照嘉乐旧例,每人火食从米至炭,中包油盐菜蔬,共合成米,每人须得四市斗四市升,而尚嫌不足。若然,则发奋一个半月,如得老板慷慨,稿到给钱,并不过份打小算盘,全部收入,真可够寒舍全家人一个月的火食,而尚余四市斗四市升,则作为茶水打牙祭之用,固然尚有半个月之无着。”
“(到此,再顺便提一笔:成都物价,在民国廿六年,尚无变动,至廿七年秋,猪肉每斤犹卖八分,牛肉五分,一一较之廿五年以前,已算昂贵了,因为卢作孚先生廿五年任四川建设厅长,骤然励行改用新式度量衡,而并未将物价比例折合。譬如:猪肉每斤卖八分,在廿五年前,用老称,则多二旧两,是此价,改用新的衡器,明明少二旧两,而其价八分如故也。此点,佷少有人注意,并且可证明今人实比古人大方多了。四川的老乡县,因为县官在粮上每一两加收制钱三文,公然激怒民变,而演到全省提督军李有恒身伏斧质,足见在昔人民之顽,而为政之不易。一一若以目前市价而论,猪肉恰为三百倍,牛肉恰为四百倍,比任何五金器材都高,而亦为论物价者所难齿及。)”
“不幸翻译者,还当降格,而此十二万字,尅实计算,我刚好译了三个月,一次买断,正好六千元,照前所算,纵令打紧敷足一个月,然而其余两个月,则如何?呜呼!五十元千字之译文,视战前涨十倍,二十元一斤之牛肉,则视战前涨四百倍,众生颠倒至此,无怪有心人随处感叹:‘我们驻在外国的使节,旅居异邦的学人,散处国内的作家,有没有写下一部实大声宏的力作,替这个时代留下一幅影廓。’……”
李劼人在文中,除了提到重译《小东西》的前后经过以外,用较多的篇幅书写出战时四川地区,尤其是成都的物价水平和经济压力,以李劼人虽是个以写作译文的作家,并不完全靠写作稿费的收入来养家糊口,在实业经营中也是有一定收入的,以嘉乐制纸公司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李劼人生活应是不愁的,但他为什么要在文中谈那么多成都的物价。其实这中间还是有着一层原因的,对于李劼人而言,无论写作还是翻译,都必然占用到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实业经营时间便少,收入也不稳定;再说李劼人对文学创作翻译的自我要求很高,如重译《小东西》、《人心》等就是例证。这必然会带给他一定的压力,包括经济上的和精神上的。
精益求精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也使李劼人的文学创作和翻译,能反映时代的特色和人文。就以翻译都德小说《小东西》为例,都德的这部半自传体小说,描写和反映的正是一个法国普通青年的艰难成长之路,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是一种“含泪的微笑”,表现作者在困难环境之下的思索。而都德小说《小东西》这种略带感伤的社会讽刺,也是打动读者的因素之一。与此境相似的是李劼人在抗战时期重译《小东西》,那种在战争环境之下对于文学的追求,其实李劼人的翻译亦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即把翻译中的艰苦和忧伤留给自己,把文学力量的微笑带给广大读者。这未必不是一个正义的文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已发黄且有些陈旧的作家书屋1943年11月版《小东西》,可见证一个知识分子在战时困难环境下对文学的追求,和曾经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浏览数: 119